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3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家长”别过度

[复制链接]

6269

主题

627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4 10:5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月20日,湖南省新化县公安局油溪派出所接到村民报警,称其未满14岁的外孙疑似遭遇了绑架。综合种种信息,民警初步判断此“绑架案”为小孩自编自导自演的乌龙事件。民警与小孩促膝长谈耐心教育,小孩终于承认,因第二天要跟家长去见班主任老师,而自己成绩一落千丈羞于面对,才想此计策编造谎言来逃避。(2月27日环球网)
  因为不想“请家长”去见班主任,新化县一少年自导自演“绑架案”,虽然最终得已妥善处理,但是其暴露出的问题,值得反思。
  当下,一些老师抓住学生怕回家挨罚和怕在同学面前丢面子心理,对一些不服管教的学生,常采取“请家长”办法。表面上看,此法对一些“刺儿头”学生一时能取到“威慑”作用,实质上会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思想包袱,使其难以轻松学习;长此以往也会影响家长正常工作,招致家长反感,还可能引发家庭矛盾或家校沟通障碍,不可取。
  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一些老师教育方法过于简单,不讲科学,缺少耐心,没用“心”教育学生。
  “请家长”最原始的本意是老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更好地了解学生实际状况,家校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要让“请家长”回归本意,别让“请家长”成管理学生的“撒手锏”。为此,老师一定要注意方法,尊重学生人格与意愿,“请家长”别过度,别只“告状”;家长也要坦然接受孩子的不足,别过度解读“请家长”,认为“没面子”,“不好意思”,而要和老师共同分析孩子出现不足的原因,主动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