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公务员小区还要烂多久?
位于深圳宝安区海城路与兴业路交界处,有一群宝安区政府修建的公务员楼,有人说是处长楼,据说是当年区政府为专供处一级干部而建。或许是计划不周、作为失当,或许是意外频发、阻力过大,已烂在那里十来年了。尽管曾经有许多媒体进行报道,尽管区委换了一届又一届新班子,书记换了一个又一个新面孔,而此楼仍然“理由十足”地保持烂面貌,别有一番风景。
这个被闲置的小区,拥有齐全的配套。深圳市国土和资源委员会网站上的小区平面图显示,坪洲新村一期,总用地面积4 5 2 8 9 .9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为109541.26平方米。小区共有9栋,776户,该小区市价每平方米在2万元以上,此公务员小区市值也应在20亿元以上。国资民财二十亿元哪,要是验钞计数,不知要让多少验钞机过劳死!
笔者虽然非体制内分子,从来不敢幻想能成为处长楼准主人,但由于居住宝安,常从处长楼工地路过,看见围档内长不大、靓不起、用不上的楼宅,总觉得至少对不起路人的期待,自然会引发猜想和议论。首先不知建该楼的决策理由和动力来源是什么。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即开始了公有住房改革,旨在从根本上变福利性为商品性,直至向完全市场化转变。但这一过程仍留有旧制度的尾巴和权力等级的色彩。如按资历职级实行住房面积、价格等优惠的区别对待,即便是自建房和购买商品房,官位的高低大小均有不同的政策标准。同时,权力可以制定自利的规定,兴建权力许可的住房并非难事。二是是否有特权下体现特色的思维。北京有中南海,南国为什么不能有处长楼?独独冠名耸立于风水宝地,群居一色的九品以上,一览众里小,威赫人气旺,气概和感觉就是不一样。莫非意识到有悖于群众路线,叫停至今?三是房地产业稳居GDP骨干地位,支撑全国经济迅跑和地方财政开销,处级公务员集中建房岂能缺席,至少对深圳GDP领跑全国作出了贡献,同时早已立项并巨额投入,既成事功,抹杀都难。比起意大利将贩毒卖淫军火等祸国殃民伤风败俗的产值都算进GDP来,该大楼纵然有错也光彩得多!四是无论是非,工程烂尾十几年,终究要解决。要么整体拍卖,盘活资金,用到国计民生刀刃上去;要么每套超标部分按市场价向干部卖主加收金额;要么面向社会,取消干群界限,公平出售,让利于民,可好?
笔者自知人微言轻,别无他愿,只盼该楼主事主不再淡定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