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近日,一则“喜报”受到关注,该“喜报”的左上角写有“兰州兰石医院”的字样,内容为热烈祝贺兰州兰石医院“再创佳绩”,九月份门诊人数7577人、住院及门诊手术台数426台,十月份开诊第一天门诊人数451人、手术台数25台。(据10月15日中国新闻周刊报道) 相关截图 据报道,兰州兰石医院宣传和运营部门的负责人称,10月10日,兰石医院召开9月份工作总结会议,通报了医院9月份及10月9日工作量,并同步将数字发至医院内部工作群。一名新员工将这个工作量做成了“喜报”,发到了朋友圈。 有人称,医院是一个竞争行业,就诊人数上升,经济效益变好,对医院而言当然是好事,发个喜报无可非议。真的是这样吗? 有句古话说,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医院是救死扶伤、消除病痛的地方,同时获得收入。问题是,看了这个喜报,9月来就诊的7577名病人怎么想,他们的家属怎么看?换位思考,病人来治病,不仅要承担身体上的痛苦,还有经济上的压力。无论如何,在他们这里,都与“喜”毫不沾边,反而是一种“苦”。 医院发喜报,不是赤裸裸地拿他人的病痛当作喜事? 医院就诊人数不是孩子的考试分数,可以拿出来炫耀。反而,这里透露出一种逐利心态。说明他们眼中看到的不是病人,不是人间的疾苦,不是病人的经济压力,而是把他们当作行走的“取款机”。 不得不强调,如果医院第一要务是逐利,那必然会将压力传导到一线医生的身上。在经营考核的指标下,就避免不了小病大治、开贵药、没病也要治等过度诊疗问题。而这些,不正是屡屡被媒体曝光的医疗乱象吗? 一般而言,一家医院的就诊人数是比较平稳的,为何突然“再创佳绩”,本身就十分可疑。是病人真的变多了,医院的实力得到认可,还是因为医院的绩效考核变化导致就诊人数上涨?这一点,恐怕值得调查。如果是因为季节性的疾病导致,医院更不该庆祝,而应该发布相关健康提醒。 新员工做喜报发朋友圈,如此专业且如此敬业也让人生疑。到底是员工私人所为,还是医院的官方行为,同样需要查清,医院不要甩锅才好。 医院有营收的压力,这就需要通过精湛的医术为病人解除病痛,得到群众认可。医院里当然有喜事,但那应该是手术成功了,病人康复了。但是,对外发经营数据方面的喜报,应该照顾公众观感。如果把病人数量当“佳绩”,只会暴露“见钱眼开”的真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