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5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莫让年味变“钱味”,“压岁”不该是负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30 08:0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1月26日,广西防城港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发出倡议书称,为进一步倡导优良家风、推动移风易俗,让压岁钱回归祝福本位,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节日氛围,共同度过一个文明节俭、轻松祥和的春节,倡议少发压岁钱。(1月28日 澎湃新闻)

压岁钱,别称“厌胜钱”“大压胜钱”“压祟钱”,是中国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之一。农历新年期间,长辈们会在年夜饭后将准备好的压岁钱给予晚辈,意在压制邪祟,确保孩子们平安度过新的一年。

压岁钱是长辈给予晚辈的新年岁礼,不是亲友之间互相攀比的“面子钱”。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个别地方的压岁钱却开始变味,金额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和思想负担。有网友感叹:“少了拿不出手,多了又心痛”“压岁钱赶上一个月工资了”“动辄上千,对于我这个年纪来说压力很大”。

不断飙升的压岁钱,不但增加了不少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的经济压力,还助长了攀比之风。压岁钱变成了一部分人炫耀财富的道具,这不仅影响孩子正确价值观和金钱观的形成,还容易催生“红包越大越有面子”的错误观念和过度消费等不良行为。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因给压岁钱多少而影响正常生活和亲友关系的情况。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年俗,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寓意着“压住邪祟”,红包里包裹着远离疾病、健康成长、平安如意的美好祝福,承载着对晚辈的关心疼爱和殷切期待。压岁钱是人际礼仪的表达,是文明风尚的承载,钱多钱少,不意味着情意深浅。给晚辈压岁钱,本是图个吉利,发多发少都是一份心意。

事实上,不攀比、不跟风、不过度,是绝大多数国人的共识和实际行动。广东不少地方流行五元、十元压岁钱,广西河池一个村里的小孩挨家挨户拜年,大人提前准备好2元压岁钱。一些地方,压岁甚至不必用钱,压岁书、压岁小礼物等均可。广西百色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倡议亲属间发不超过20元的小额压岁钱,广西来宾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提倡长辈给晚辈发20元、10元、5元的小金额压岁红包。这些倡议一经发出,就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和拥护。

总之,年味不在于有没有红包,压岁钱的厚薄程度更不是衡量关系亲疏远近的标尺。祝福不应该用金钱来衡量,过年发压岁钱图个好彩头就行,让压岁钱回归祝福本义。不让年味变“钱味”,莫让“压岁”成负担,这样的春节才会更温馨、更和谐。

作者:维扬书生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