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岁月》(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依次连载(二六0)
作者 李 石
87 昏鸦声声(2)
可是,事不随人愿。正当他的“棚鸭”长足架子,一只只全部听从调遣的时候,“三面红旗”也就在他的家乡——镰刀湾的上空呼啦啦飘了起来。
公社传来了新规定——
凡公社社员的财产都收归公社所有!
地富反坏右分子凡能动弹的一律解押到指定的小山塘村集中劳动改造!
“我的棚鸭呢?”听到这条命令以后,他忧心忡忡地向原社长询问。
易社长是位老党员,原提议现场会到这里召开就挨了乡里一阵“抠”,现在似也无能为力,只万般无奈地向他交待:“就让你父亲管着吧。”
李升,当然也要听从原社长的安排,他无奈地接过儿子手中的牧鸭鞭,眼睁睁目送自己的儿子到他该去的十里外的小山塘去。
小山塘村,是座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小山村,原住的十几户人家,因办公共食堂不够条件而被搬到了两里外的大山塘村。乡治安部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做“五类分子”集中改造的场所,因为这地方很像一座天然监狱,离公社近,四周荒地宽广,对河又新近开了一个大铁矿,重活苦活有的是。被聚集的“黑五类”,既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也有文盲和喝过黑水的,而年纪最小而又有文化的就非他李坚莫属。
他除了被安排干最重最苦的农活,还得时刻听从那大唦喉总监管及其以下大小头目的调遣。比如,誊抄文件,传达命令,书写标语,呼喊广播;又比如,起早摸黑服侍“大监”、“小管”,三更半夜收拾死尸……他认为,劳动改造,不就是要舍着小命去干活吗?,于是,就总是手不停脚不闲,有时日以继夜,有时又夜以继日,直忙得团团打转,人都瘦了一大圈。
老地主“吊打头”每见到他忙得不亦乐乎时,就挑动几人“烧阴火”,说:“那‘独角龙’不也是黑五类么?为什么他倒不来?你这共产党培养的王八羔子日瞎眼了?”
他知道这是事实,于是就趁机向县里的来人反映了。后来,何传金当然被押来了,但他却把那握着他的生杀大权的何石松给得罪了。
一天早上,公社下达命令:全部黑五类都去春芽甸搞“千亩连片丰产荞麦试验田”,要他安排那成百的五类分子把其他地方正开花的荞麦移到一块特号大田里去。
“这在技术上是没有根据的。”他表示不解。
“我就知道这家伙会唱反调!”公社立即组织不明真相的人对他进行批斗。然后,找来几个民兵逼着他非做示范不可。他明知这是违反科学的,但他又不得不违心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