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堪重负的“爱国主义”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以12个词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分为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其中公民个人首要价值观即为“爱国”;中共中央2014年5月22日发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二十字的公民道德规范中,把爱国放在第一位;前总书记胡锦涛把“以热爱祖国为荣”置于“八荣八耻”最前端。党和国家的大力倡导,实质上把爱国主义和爱国行为确定为一种文化信仰,是每个公民的道德基本义务和责任。
由于时代和社会的演变,界定了爱国主义不同的历史范畴,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承载着不同目的。千百年前有屈原苏武杨家将、岳飞陆游文天祥,更有近百年里为民族独立斗争和国家富强大业中涌现出来的无数爱国英烈,谱写了光耀千秋的壮丽史诗。他们中突出的英名壮举的代表中有:血战到底狼牙山英勇跳崖的五壮士,宁死不屈集体沉江的抗联八烈女,身陷囹圄丹心昭日写出《可爱的中国》的方志敏,弹尽粮绝大义殉国留下壮烈的气节的杨靖宇,蓄须明志拒为日寇出演中国戏的梅兰芳,嫉恶如仇宁愿断炊不食东洋粟的朱自请,为抗日救亡民主建政教育兴邦散尽家财的陈嘉庚,不慕荣华冲破阻力海外归来报效祖国的钱学森,从领导民众实现国家新生到自信中华文化不穿西洋装的毛泽东,从殚精竭虑操持国事到坚信民族工业只戴国产表的周恩来。无论是在战场上枪林弹雨中流血牺牲、在特殊战线忍辱负重,还是在和平时期生命禁区巡逻站岗、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无论是惊世的壮举还是生活细节,都是一种自觉而无悔的付出,是一种神圣而执着的坚守,无不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焰,都将“一一垂丹青”。
长期以来,在国家倡导和社会推崇下,爱国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融会为民众共同情感意识,成为全民族团结基石。二十一世纪的当代, 国家统一、和平发展、民族复兴、民生幸福是全中国人民的向往,称之为中国梦,应该是爱国主义最深刻的诠释最伟大的目标和最集中的实践,是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旗帜,唯有如此坚定的信念和凝聚的力量,必将创造出中国传奇。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及外部形势的影响,国内不时萌发极端自由主义思潮,有人用民粹主义代替民主,用狭隘的民族观念看待国际事务,有意曲解和异化爱国主义,有的对必要的国家行为大加指责,对一些社会团体或个人无限上纲任性加压,无端将似是而非或者虚无的要求强加给“爱国主义”,制造出对历史及现实的偏见和误区,甚至采用暴力宣泄异端。如对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说是中国人残杀中国人;对抗战时期盛产伪军汉奸是因为国不爱民,投敌是曲线救国;抗美援朝援越是劳民伤财;曾经有人起哄火烧英国驻华代办处,有人怒砸中国人的日本车;前不久还有人高举爱国旗号借主媒喇叭鼓噪《别让李嘉诚跑了》;把国家援外战略说是“宁赠友邦,不与家奴”;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度捧起世界杯桂冠,有人高呼“有一种爱国叫郎平”;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更有人激赏为超级爱国……。
鲁迅求学日本,广交日本朋友,死后遗体却覆盖书有“民族魂”的锦旗,瑞典一个不足千万人的北欧小国竟百多年来热心不改向满世界撒诺贝尔奖,中国女排多年低谷徘徊就不爱国?饥肠辘辘的农民超额交售“爱国粮”是否爱国?李嘉诚智慧经商诚信为本照章纳税自主资金方向何罪之有?还有二名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该如何评价?这一切是不是说明“爱国主义”不堪重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