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内江18名官员拼凑廉政报告的事,让该市东兴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李琳感到很震惊。在今年初开展的一项检查中发现,东兴区纪委监委在检查各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2017年述责述廉报告时发现,部分干部的报告存在照抄照搬、相互抄袭的现象:有的把2016年的报告改个时间,就变成2017年的;有的把报告中的“十八大”直接改为“十九大”;有的两份年度总结,95%的内容相似……(4月30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述职述廉是党内监督的一项制度,目的是实现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权,增强干部公仆意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而又合理的工作内容,却被当成了“任务”,使得某些干部大起抄袭之风。其实,抄袭问题在干部当中已经屡见不鲜,抄心得、抄标语,东拼西凑。但是,很少有人去追究责任,去探究原因。为什么干部要抄袭,是真的没有那个能力,还是工作态度问题,还是另有他因。抄袭来的毕竟不是自己的东西,他们怎么就用的那么踏实,他们的胆子又是如何一点点变大的呢?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外部的硬性条件不牢固,我们的有关部门对官员的监管缺失。如果有人认真的查阅这些述职报告,拿出顶真精神,想必其中好多问题自然会显现出来。可能好多人的报告都长一个模样。当然,述职报告的检查更重要的是看内容的真实性,看官员一年的工作情况,只有很好的了解官员,督促官员,才能做出真成绩。所以说,监管这道围墙必须要竖立起来,不仅仅是让官员有畏惧感,更要让官员变压力为动力,努力工作,拿出真东西。 其次,就是官员自身的问题。自己不动脑子就知道抄,明显说明了一个字“懒”。无论是真懒,还是能力不足,还是其他工作太多,都是借口,说到底就是自身对待问题的态度不端正,没有把廉政报告当回事。一看管理部门做作形式,走走过场,侥幸心理滋生,一下整个人就懈怠了。这样平时的工作自然不会踏实地干,到年底全靠一张嘴,说什么是什么。 最重要的就是惩罚制度不完善。哪怕官员抄袭被发现,也并无大碍。这样无关痛痒,官员也就无所畏惧,长久下去糊弄上级也就成了家常便饭。一时的得过且过,很容易造就一世的浑浑噩噩。这样的官员执政,损害的是政府形象,受损失的是人民大众。 廉政报告不是形式,不是简单的文字堆叠,更不是满嘴胡话。外部的监督是必要的,但是功在平时,只有平时抓的牢,年底才能有所写有所总结。官员的工作作风态度才是重中之重。增强干部职责意识、纪律意识刻不容缓。“没人看、没人管”的漏洞很容易堵住,自身的问题还需干部用心改正,才能发挥廉政报告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