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61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卧底茶叶市场:香味可调 年份能造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5 15:19: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明前茶,贵如金”,眼下正是新茶上市的时候。在高价的诱惑下,有些不良商家甚至用陈年旧茶冒充新茶,蒙骗消费者。而由于茶叶知识匮乏,普通消费者往往难辨真伪。前些日子,李先生就遇到了真假新茶的烦心事。
李先生花了1200元在浙江宁波鄞州区横石桥茶叶市场,买了一批声称刚刚上市两三天的龙井新茶,想着请茶商朋友品鉴品鉴。没想到对方连尝都没尝,就说李先生上了当。
上篇:茶叶市场猫腻揭秘(上)——真假新茶‍
茶叶批发商:“这个茶一闻,马上就知道是陈茶。”
这位茶商表示,今年的龙井新茶,最近才刚开采鲜叶,正式上市还得过些日子,很多茶商都会在这个时候处理库存的陈茶。听茶商朋友一说,李先生顿时傻眼了。
随后,记者赶到了鄞州区横石桥茶叶市场,李先生购买茶叶的这家店铺,面积约200平米,主营铁观音、普洱茶、红茶、绿茶等各类茶叶,记者看到,这里也算是市场内规模较大的一家茶叶铺了。此时,店里的老板正在给顾客介绍茶叶。
顾客:“这个就是今年春季的新茶?”
店家:“刚刚出来的,刚刚出来两天了,一千两百元一斤,现在新茶没赚钱的。”
对于这批茶叶的品质,老板很有自信。
“很透明的,绿茶每个人都懂,你只要细、芽头完整,就要贵。”
最终,两位消费者以一千两百元每斤的价格买了半斤茶叶。谁知消费者一走,这位老板的说法就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这是去年的明前茶,今年的本地的要过几天(才上市)。”
当天,我们邀请了一位业内人士,来店里购买新茶。此时,老板又拿出了那包去年的明前茶,开始推销起来。
“新茶上的不多,没几斤了,我现在卖掉只剩下三斤、四斤茶叶了。”
但是,当业内人士对这批茶叶的品质提出疑问时,老板立即改了口。
业内人士:“你这个鲜爽度没有那么鲜啊。”
店家:“对对对。”
业内人士:“甜味是有的,但是鲜爽度没有那么够。”
店家:“这么早的茶叶都是盖棚的,它一颗一颗塑料布捂起来的,哪有这么早的(新)茶,这种茶已经反季节了。”
这次, 这批茶叶从明前茶摇身变成了反季茶、大棚茶。老板私底下说,面对更加专业的顾客时,他还有别的绝招。
店家:“可以调进去的,你再过一个月来买就说是新茶了,没有陈茶了。”
记者:“那价格呢?”
店家:“价格可以提上去了。”
记者:“就是可以把陈茶当新茶卖了吧?”
店家:“嗯。”
老板口中的“调茶”又是怎么做到的呢?为了一探究竟,记者应聘入店,在没有顾客的时候,老板会将这些陈茶放入一台类似烘箱一样的机器里,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拿出了烘好的茶叶。
“闻一下香气有没有上来?很香啊,这个不会烤一烤就变色。”
原来, 正是通过这台机器,陈茶在经过一段时间、一定温度的烘焙后,本身的霉味会被驱散。陈茶摇身一变,成了新茶。
记者:“一斤能卖多少钱
店家:“七百元至八百元。”
记者:“不烤的话呢?”
店家:“不烤不好卖。”
记者:“那这些茶烤完以后一个月后它就是?”
店家:“不用一个月,现在就可以当新茶卖了。”
短短几天,这些高仿新茶被陆续加工出来。其中一部分还被送往鄞州区金钟茶叶市场的分店。记者估算了一下, 这批高仿新茶大约有三十斤,如果按每斤七百元的价格出售,老板可以获两万一千元,但是如果当陈茶卖,以正常的市场价格,老板可能连一半都赚不到。
那么,这些高仿的新茶是否真的毫无破绽,记者带着店里的陈茶,和烘焙过的高仿茶,找到了奉化林特总站茶叶专家、奉化曲毫创始人——方乾勇。在不告知陈茶、高仿茶和新茶的情况下,方乾勇通过茶叶的香气,冲泡,有了判断,他发现中间的这款茶经过了烘焙加工。
奉化林特总站茶叶专家方乾勇:“不可能光把霉气烘掉,霉气烘掉的时候,香气也烘掉了一部分。”
最终,方乾勇在品尝过三杯茶以后得出了结论,两杯陈茶经过一年之后,茶叶浓度比较淡,特别是经过烘焙的高仿茶,味道就更淡。为此,他提醒爱喝茶的消费者,买茶叶的时候最好先泡一下茶。
奉化林特总站茶叶专家方乾勇:“最好用杯子泡一下,如果有陈味的、滋味比较淡的、没有新茶那种浓度,那么也可以基本判断这个是陈茶。”
看人卖茶,以旧当新,以次充好,让消费者难辨真假,屡屡上当。但茶叶市场里的猫腻远不止这些,有些商家还会通过虚构茶叶年份、混淆茶叶等级来谋取暴利。
下篇:茶叶市场猫腻揭秘(下)——那些不为人知的陷阱
记者卧底的这家茶叶店主打的浓香铁观音,也就是俗称的老铁,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茶叶,店家一边给大家分茶一边开始讲述这款陈年老铁的种种好处。
顾客:“这个喝几杯会打嗝、消化吗?”
店主:“通气,没有接触过的人很快的。”
一番品尝之后,店家开始掐准时机向客户推销这些茶叶,老板介绍,店内在售的老铁共有红色、金色和黑色三种包装。
老板说,“老铁”的等级越高,就意味着茶叶的品质越好,价格自然也就越高。
“这是三级茶,这个三百元一斤。”
但是记者发现,同一种包装的浓香铁观音在总店和分店的身份却不一样,这种红色包装的三级茶在分店里,摇身一变成了特级茶,价格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记者:“这个也是特级的?”
分店老板娘:“嗯,特级它分好几种的,特一特二的。”
记者:“你确定这个是特级的?”
分店老板娘:“确定,这个你放心,你自己喝喝也知道的。”
记者:“五百元一斤?”
分店老板娘:“是的。”
红色包装的三级茶怎么到了分店就变成了特级茶了呢?老板娘向记者传授了卖茶的套路,原来这卖茶不仅要学茶叶知识,还要懂营销,同样的茶,对不同的顾客就要有不同的说法。
记者:“老板跟我说是三级的。”
老板娘:“嗯,是的。”
记者:“其实这个就是三级的茶?”
老板娘:“对的。”
记者:“那说成特级的没关系吗?”
老板娘:“没事, 你能说成特特级也可以。反正只要合顾客的口味,你爱咋讲就咋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溪铁观音国家标准,产品的标签应符合相关规定,并标示相应的类型和级别。然而,这些茶叶包装上并没有任何等级标识,信息也可以随意更改,再加上消费者鉴别能力有限,像商家这样用低级茶替代高级茶忽悠消费者,已经成为了一种惯用手段。
记者算了一笔账,这种三级铁观音成本价大概是90元每斤,批发价是135元,冠上特级的标签后,卖到消费者手上就达到了500元每斤。
而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除了混淆茶叶的等级外,一些茶商还通过虚构茶叶年份来抬高价格。
店主一再向客户强调,浓香铁观音的年份越久,就越珍贵,当然价格也就越高。
茶叶总店老板:“黑色的是20年。”
记者:“红色的呢?”
茶叶总店老板:“10年。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