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33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冒牌教授招摇撞骗为何屡屡得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12 10:1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名自称“高国潮”的中年男子,以北大教授、北大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北大中国战略研究中心金融战略研究所所长等身份,近年来频频参加各种高规格的论坛、会议,作为嘉宾或专家讲话。日前,北大发布声明称,高国潮并非北大在职职工,北大从未设立“北京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金融战略研究所”等机构,北大保留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的权利。(2月10日《法制晚报》)  

冒牌北大教授“高国潮”其实早在2015年就被揭穿了真面目,但这并未阻挡冒牌教授“高国潮”行走全国招摇撞骗的脚步。相反,冒牌教授“高国潮”越来越火,频频参加各种高规格的论坛、会议,俨然给人一种就是一位正规的、权威的专家学者的面目。  

从根本原因上说,冒牌教授之所以有市场,完全是心知肚明的事情,并不是邀请冒牌教授出席论坛、会议发表讲话的主办方、承办方真的太傻,没有看清冒牌教授的真实面目。不管是什么规格的论坛、会议,都需要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充当门面。否则,不好对外宣传,与规格不匹配。当一些所谓高规格论坛、会议找不到大牌、知名的专家学者站台时,找一些冒牌教授来站台,无疑成为最好的选择。就是说,冒牌教授也能发挥出为论坛、会议充门面的功能。一般来说,即便举办论坛、会议的主办方、承办方发现邀请来的是冒牌教授,他们已经上当受骗了,并不会为

了几千块钱、几万块钱的演讲费、车马费而向公安机关报案。因为这么做,无疑是在打自己的脸。  

因此,不管是还论坛、会议一个干净的生态环境,还是维护高校、科研机构的社会声誉,都必须对冒牌教授零容忍,铲除冒牌教授招摇撞骗的生存土壤。一方面,高校、科研机构,不能只是辟谣了之,对冒用他们名字的冒牌专家教授,必须选择报案,追究骗子的法律责任,提高冒牌教授招摇撞骗的违法成本。另一方面,对邀请冒牌教授站台的论坛、会议主办方、承办方要追责,倒逼主办方、承办方加强对受邀人员的身份核实。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