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4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温暖之举”岂可冰冷落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14:2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岁末年初,南方多地进入湿冷天气,杭州市民政部门推出53处临时避寒点,让流浪人员可以前往避寒,这项“温暖之举”一经推出,网友纷纷点赞。然而,据当地媒体调查发现,这些临时避寒点大多没有提供储备物资和24小时值班人员,只有1家避寒点符合条件。

消息一传出,相关部门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当地未达到零度及以下极端天气,临时避寒点尚未真正启用。可是,公众查阅相关部门去年12月中旬启动避寒点的通知,上面并没有说要达到“零度及以下的极端天气”才启动临时避寒点。另外,从公布的值班人员电话出现空号、查看一些临时避寒点房间满是灰尘等情况来看,这一“温暖之举”显然有一些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所谓“零度及以下极端天气”不应该成为工作不落实的理由。

受到批评后,这些临时避寒点的安置工作逐步恢复正常。但回看这一事件,却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问题,尤其是“部署了就当落实了”的虚浮作风。

为救助困难群众,相关部门拿出了公共财政资金,购买了服务产品,也发了通知,但这一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事中没有督查、事后没有排查,这种以文件落实工作的做法,是典型的官僚主义,而临时避寒点值班电话要么没人接要么是空号,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

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舆论监督和群众投诉,这项工作在年终总结的时候,有可能会成为相关部门的“美丽成绩”。

数据看起来很好,但实际工作中并没有落实的问题并不少见。近年来,一些地方经济增长“注水”,有的地方扶贫数据不实,满意度调查虚高等,已引发舆论关注。

可见,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不能放松。“抓而不实”并不是归零,而是负分;开了空头支票,没有让群众得到实惠,最终会损害政府公信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推进政府工作必须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执行力,人民群众才会打出满意的分数。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