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3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大清华“秋令营”的正确打开方式

[复制链接]

890

主题

1291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30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10:19: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主招生不是原罪,不过,在自招的名头下,复活应试癫狂的把戏,教育深改的颜值,当真就不管不顾了?


要关停“38元一只大虾”的黑心排档容易,要叫停名校在掐尖录取上的花式违规实在太难。

这不,今年招生季的“硝烟”未曾走远,新一轮的招生大战又大幕开启。日前,清华北大相继发布了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秋季体验营,目标一致锁定全国高中学科联赛一等奖或在本年度中国学科奥林匹克(初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尖子生,提前开始了生源争夺战。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你以为“秋令营”的打开方式是诗情画意、心旷神怡的。但这天真指数过高的想法,显然不是北大清华“秋令营”的正确打开方式——要报名这个营队,均需完成自主招生的程序,包括材料初审、笔试、面试等。有人难免又要天真提问:按照两校自主招生选拔日程,报名及初审时间为明年的三四月份。这一套,啥意思?答案一目了然:“秋令营”也好,“体验营”也罢,不过是各自赶在教育部规定动作之前,先下手为强,抢先对这些尖子生完成“提前”选拔。

名校掐尖,已然常态。好像实在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今年暑假期间,北大清华因抢高分考生而在微博上温柔开撕,互揭老底,惊呆看客。举国哗然之后,教育部也只是轻声细语地不点名提醒:各高校“不得恶性抢夺生源”。原则重申,看起来大义凛然,其实公众想问的是:然并卵?掐尖下的破窗效应,在于两个层面:一是高招秩序公信扫地。二是为“分数政绩”下的种种乱象继续加油助威。有时候,姿态比行动还重要。如果面对昭然若揭的违规掐尖不闻不问,不调查,不处理,课改与教改的所谓种种“初心”,不过就是个笑话罢了。

比如奥赛,前几年几乎成为过街老鼠。因为教育部规定,2014年起,除进入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外,其余奥赛获奖者都不再有保送资格。而2015年1月1日起,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高考不再加分。这些硬性规定,被舆论一度解读为“制度唱衰奥赛”,也搞得奥赛培训产业的小心脏扑通扑通乱跳。结果呢,奥赛获奖选手依然是北大清华等名校争抢的对象,甚至是“秋令营”中明确提出的报名条件。

一边“秋令营”,一边忙掐尖。身为国内顶尖高校,生源争夺中如此矫情造作,学格何在、风骨何在?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如果北大清华的这种“秋令营”是错的,监管者何以作壁上观?如果“秋令营”的正确打开方式就是如此这般,校方何苦套着幌子而不肯真面目示人?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自主招生不是原罪,不过,在自招的名头下,复活应试癫狂的把戏,教育深改的颜值,当真就不管不顾了?文/邓海建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