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2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卖粮难是粮食太多还是硕鼠太多?

[复制链接]

155

主题

435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71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16:2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者沿河南等地持续追踪采访发现,从夏粮收购启动至秋粮集中上市,由于粮食连年丰收、托市价格持续单边上扬、国有库存高企,卖粮难现象开始抬头,局地排队卖粮常态化,有的收购点甚至出现了为卖粮而“走后门”的现象——每次要给验质员差不多500元好处费,不用排队就能验质,验完直接过磅入库。(11月12日新华网)

粮食连年增产,今年再获丰收,加上国内外粮价倒挂,市场价格自然提不起来,政府托底收购价因此成为“香饽饽”。农民都抢着往国家粮库卖粮,出现一排一个多星期的卖粮长队,似乎应在预料之中。因此,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抓好秋粮收购,加大仓储设施建设投入,抓紧出台鼓励加工企业入市购粮政策,严查“打白条”、压级压价,防止卖粮难。

“粮食连续增产的同时遭遇仓容紧张,双重挤压之下排队卖粮进入常态化。”——分析卖粮难出现的原因,似乎主要是粮食多和仓容紧两个维度。可问题是,粮食是否真的太多了?粮仓又是否真的太满?既然要严守耕地红线,“嫌弃”粮食太多肯定说不过去;同样,粮仓是否太满也得打个问号,袁隆平院士就曾质疑,很多粮仓虚报空置根本没有粮。就算有粮,又有多少收储的是新粮好粮,多少是陈粮坏粮?

国家粮库,天下粮仓,其存在意义就在于,要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价格,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出现卖粮难,农民卖不了粮,不仅托底收购政策打了折扣,国家粮库存在的意义本身都要被削弱。粮库验质员趁机搞腐败收好处费,虽然看似最不起眼的权力变现,却呈现给我们另一个思考卖粮难的维度:粮仓硕鼠太多。换言之,农民卖粮难的背后,是有人可以获得好处的。

辽宁省开原市庆云堡中心粮库、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白依拉嘎收储库“以陈顶新”;中储粮河南分公司被挖出110名硕鼠;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直属库发生火灾;进口转基因油菜籽被大量掺入中储粮临储库存……搜索过往相关新闻,不难发现粮仓硕鼠从来就不是什么秘密。用中央巡视组的话说,中储粮公司“基层腐败案件高发多发”。

就拿“以陈顶新”来说,如果农民卖不出粮,粮库富余的仓容多,到时不就有更大空间,可以收购陈粮顶替新粮,套取本应给予卖粮农民的国家补贴吗?既如此,粮库为什么还要向农民敞开收购,为什么不“人造”卖粮难景象,让更多卖粮农民知难而退呢?当然,这只是一种最坏的想象,并没有任何证据。只不过,这样的想象绝非空穴来风,政策性粮食收储过程中的买陈抵新、先收后转、低收高转等问题,可谓屡治不绝。

农民卖粮难的景象,让人忍不住想起叶圣陶笔下描写旧社会的《多收了三五斗》。我们现在有那么好的兜底收购政策,农民依然面临着欠收了没粮卖、丰收了卖粮难的双重困境,这是没有道理的。卖粮难是粮食太多还是硕鼠太多,非常值得追问。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