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尚思凡与官员偷情
有好事者动问一和尚:师父你有老婆吗?和尚正经曰,出家人不在三界,四大皆空,了却尘缘,无有家室。施主幸勿取笑,阿弥陀佛!又问:你想女人吗?和尚微愠,皈依我佛,六根清净,秉持五戒,不生妄念。施主戏言,罪过罪过!再问:现有美眉投怀,卧你榻上,你该若何?和尚回喜曰,贫僧不敢。不过,哪有此等好事啊,善哉善哉!
上述“故事”,笔者记不起正传何处,不排除有所“加工”。这里并非于佛不敬,也非为了博人一笑。佛门虽说是净土,难免离经叛道之人事者,拿来说事并无不可。佛家有佛、法、僧三宝之说,解释为佛即大知大觉的人,法指佛所说的教义,僧即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和尚即僧人,三宝之一。不难看出,和尚即佛家弟子,是接传、弘扬教义的基础和主体。严格说来,应是虔诚的教义践行者,只有一心向佛,刻苦修行,恪守戒律,直至浴火重生,方有可能修为正果,成为大彻大悟的真人,达到佛的境界。事实上,一个俗人自遁入空门落发受戒,真正黄卷青灯面壁颂经,耐得住寂寞、抗得了诱惑的弥陀有几何?那些个慧根缺失、尘缘难断的“善男信女”,往往是一遇艳色便心旌摇动、脉跳加速起来,以至四体哆嗦,木鱼乱了节奏,黄卷错了经文。有的干脆还俗放任,荤素通吃,甚至苦海不辞远,有岸难回头。说到底,这些“僧人”本来秉性不正,心中并无夙愿,更无佛祖,安能持守清规?游戏山门而已。至于那位巴不得禅房桃花开、美女送抱来的和尚,其实也是凡心不泯,看似“邪”念一闪,实则本性使然,万一那种“好事”降临,绝不能指望他有足够的定力持得住的。
多年来说滥了官员贪腐,此番请出和尚不妨多代言了几句。由是想到以山门说“衙门”,以僧帽比乌纱,以佛门禅宗知行说官员宗旨的实践。二者虽非同一属性,但有不少相似之处,如“普渡众生”与为民服务,心性修行与党性锻炼,“无我为人”与“无私奉献”,“教义”与党纲,“清规戒律”与党纪国法,尤为一致的可能是将“淫邪”“贪欲”作为最大的罪恶,佛祖不容,百姓痛绝。
笔者好生怪异。首先,一个“偷”字,完全可以勾画出官员的丑态,咱们乡下人说某某“偷人”最解恨。和尚采花,被称为“淫僧”、“秃淫”之类,而如今对官员却用“二奶”之类的新潮代词,如同把扒手说成梁上君子一样,名称动听又时尚,光彩又光容,官员门打死他也不会拒绝的。二是历史和百姓选定的执政党,官员一定是几近清一色的党员,有共同的主义和信仰,也有共同的入队仪式和誓言,应该有牢固的宗旨坚定的意志,作则的形象垂范的行为。据说95%以上的贪官免不了与人家女人的勾当,有的甚至女人上百而独领风骚,未免太说不过去。三是有一句“斗私批修一闪念”文革名言常被翻版热用,将贪贿和偷情说是“一闪念”,似乎属于一时冲动、偶然发生的事,不怕你听来好别扭。只好理解是“冲动”太多太盛,“冲”成了腐败大面积。四是常说要让官员“不想贪、不必贪、不敢贪、不能贪”,却仍然有大批官员不怕贪、不怕偷,何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