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3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的社会怎么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虎啸山林

       当下社会出现了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有人因手持折扇当街呼喊亲属,被夺扇踹倒后仍被带至派出所;有青年因鞋面反光被诬偷拍,身着汉服被斥为“和服”,甚至日常图案也被扣上“精日”帽子。这些事件折射出一种社会病态——以道德审判之名行暴力侵权之实,正在撕裂社会共同体。
      
       这些行为的荒谬性在于,它们全然漠视了公民自由的边界。在公共领域,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不触犯法律法规,每个人的衣着选择、行为方式都应受到尊重。将个人审美偏好凌驾于他人权利之上,用想象出的“道德瑕疵”取代法律准绳,这种思维模式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
      
       值得深思的是执法边界的模糊。当执法人员对明显不构成威胁的日常行为过度干预,将普通纠纷升级为案件处理时,不仅浪费司法资源,更损害法律权威。法治社会的要义在于“法无禁止即可为”,而非凭个人好恶随意划定禁区。试想若中国公民身着中山装在异国遭同等对待,我们必将义愤填膺,那么为何对同胞却如此严苛?
      
       这种社会乱象的根源在于部分人将偏执当正义,把戾气当正气。他们自诩道德卫士,却惯于用放大镜审视他人,用哈哈镜对照自己。这种“道德优越感”催生了荒诞的执法闹剧——明知对方手持折扇而非利刃,仍要坚持“扭送派出所”;地铁里见反光即诬偷拍——这种草木皆兵的心态,既缺乏证据意识,更缺失人文关怀。若任其蔓延,必将人人自危,社会信任土崩瓦解一些摄影爱好者的街头拍摄,即便并未构成骚扰,却也面临着被舆论审判的风险。
      
       我们要清醒认识到,这与我们倡导的依法治国理念完全相悖。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理性包容的公共精神,而非文革式的任意批判。真正的见义勇为应针对确凿的不法行为,而非对正常生活的无端干涉。当有人把吹毛求疵当作社会责任,将猎巫心态等同于正义感时,他们已成为社会和谐的破坏者。
      
       构建文明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保持审慎与克制。收起道德审判的锋芒,用平常心看待多元表达,以法律为准绳衡量是非曲直。唯有当人们学会在捍卫自身权利的同时尊重他人自由,我们这个社会才能真正走出互害的怪圈,迈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