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释放了什么信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北方朔风】

在国新办最近召开的介绍“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国“十四五”期间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还讲述了未来一段时间医疗卫生事业的规划。其中,有些话题格外引人注目,比如卫健委工作人员在发布会上宣布:

我国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未来适龄女性有望免费接种HPV疫苗。

资料图:央视新闻

简单科普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HPV疫苗的价值。HPV病毒通过皮肤与粘膜接触传播,其中高危类型的HPV会导致宫颈癌、口腔癌等恶性肿瘤。接种HPV疫苗可大幅降低以宫颈癌为代表的一批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且研究显示,接种越早,降低的风险越多。

HPV疫苗有年龄限制,这是因为性行为易传播HPV,选择年轻人接种效果更佳。HPV疫苗分为二价、四价和九价,价数越多,覆盖的病毒种类越多,总体效果也更好。理论上,九价HPV疫苗可预防90%以上的HPV毒株,能大幅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它是少数可直接预防恶性肿瘤的疫苗——另一个典型例子是乙肝疫苗,它使接种者的肝癌发病率大幅下降。这类疫苗具有巨大的公共卫生价值,对长期健康有很大的助力。

不过,之前HPV疫苗在中国的情况较为复杂,存在一些超越疫苗本身的因素。很长一段时间里,HPV疫苗成为一种“小资情调”的东西,是新一代女性的某种时尚单品。这既源于其舶来品性质,也因为价格不菲,有时甚至一针难求。从公共卫生学角度,我们应感谢接种者的积极参与;但从社会学角度,把疫苗弄成时尚单品并不合适。

而从公共卫生基础理论看,预防性疫苗应承担普惠性任务,而之前上千元一针的HPV疫苗显然不具备这一点。这并不奇怪,毕竟此前这些疫苗都由西方疫苗巨头生产,HPV疫苗国产化进程缓慢——这一情况,是多个原因共同造成的。

首先,HPV疫苗的技术含量较高。它不同于简单稳定的灭活疫苗,属于VLP(病毒样颗粒)疫苗,通过处理抗原蛋白,形成形态类似天然病毒但无复制与传播能力的颗粒。这种疫苗免疫原性更强更丰富,对技术要求也更高,可以说是很有潜力的疫苗技术,开发难度自然不小。

其次,疫苗是特殊药品,开发周期远长于一般药品。由于疫苗的预防与普惠性质,基于伦理学和医学基本规律,我们对副作用的要求极为严格(面对缺乏治疗方案的恶性疾病,我们对副作用的要求会宽松很多)。所以,疫苗临床试验需要更多入组人员和更长周期,这就意味着成本也会更高。十年的临床试验周期对其他药物而言可能难以想象,但对疫苗临床试验来说并不算长;大流行时期快速批准的疫苗是特例。此次HPV疫苗纳入规划,也是经过几十年使用证明其安全性后才作出的决定。

药企需保有一定利润

受成本问题影响,单纯从资本规律看,各大药企开发疫苗的积极性并不充足。不过在HPV疫苗问题上情况稍好,毕竟相较于其他疫苗,HPV疫苗的价格更高,利润空间不算小。所以近期,我国完成了九价HPV疫苗的国产化,产能也得到提升,之前一针难求的情况得到缓解。此次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也是基于这样的前提。发布会上,发言人强调我国新药研发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国产化的HPV疫苗就是例证,证明我国药企有能力在各领域摆脱西方药企的垄断,为人民群众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

照理说,纳入免疫规划对疫苗生产厂商算是利好。但从整体看,利好程度有限。一方面,纳入免疫规划采购,价格不会高,压缩了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因HPV疫苗有年龄限制,且此前已有大量人群接种过,所以市场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笔者猜想,生产HPV疫苗的企业或许更希望将男性的HPV疫苗也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这样可大幅拓展市场。虽然我国已批准男性接种HPV疫苗,但短时间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现有证据表明,HPV疫苗对男性的公共卫生收益明显低于女性,在医保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这一选项概率不大。

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听到药企抱怨利润太低,多少会感到反感,这也是人之常情。药企的抱怨确实有哭穷卖惨之嫌,但当下的医疗科研模式十分消耗资金,且资金消耗呈递增趋势,我们很难指望某个全新技术能改变这一趋势。如果没有充足的利润,研发工作将难以持续。

我国新药研发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二,若问与排名第一的美国差在什么地方,这些差距或许体现在技术与制度层面,但更现实的问题在于利润。美国药企研发新药的核心动力,就是通过技术垄断获取超额利润。而我国不可能复制这种情况,面对如此压力,我国的创新药企不得不另寻替代方案。

此前,药企计划直接出海,在海外市场赚取利润,但随着欧美政策收紧,这条路几乎被堵死了。目前最流行的路线是license out,即把药品的海外许可权卖给海外药企,让海外药企自行解决海外政策问题,以此获取利润。这条路线目前十分火热,大量肿瘤与免疫领域的国产药借此出海,赚取了不少利润,这确实证明了我国创新药企业的能力。然而,一来这条路线仍可能受欧美政策影响,在地缘政治愈发复杂的今天,并不保险;二来存在被贱卖的可能性,例如我国普米斯生物以潜在交易不超过21亿美元出售的项目,经转卖后价值超过一百亿美元。

疫苗领域的情况更为复杂。如前文所述,疫苗的特殊性使得其出海之路困难重重,几乎不可能实现。同时,疫苗企业还面临新问题:在计划免疫主要覆盖儿童和青年人,且我国出生人口减少的大背景下,疫苗企业的预期收益将缩减。那么,如何让疫苗企业保持一定利润呢?

免疫规划应基于整体健康观

当下提倡的健康观,已从单一的健康逐渐拓展到整体性、社会性的健康。从公共卫生能力的角度看,保证医疗系统的研发更新能力,也是整体健康观的一部分。美国医疗企业获取过多利润,导致民怨沸腾,这种情况当然不值得学习,但也确实应给予药企一定支持。实际上,在较新的集采中,面对国产创新药物,价格上已有适当照顾。不过具体如何做,仍需更多摸索,只有时间能探索出解决方案。

疫苗的情况更为棘手。如前文提及,鉴于疫苗的特殊性质,单纯在价格上给予照顾,一来力度不足,二来可能影响疫苗的普惠性。疫苗作为医药领域的特殊行业,若要考虑整体健康观,显然需要更系统的支持手段。面对流行性疾病,若研发疫苗的企业能快速拿出解决方案,将大幅减少社会损失,而这就需要市场之外的支持,以保障社会整体利益。

新冠大流行期间,有国际组织提出建立国际疫苗库,针对各类可能导致大流行风险的传染病,提前开发疫苗进行储备,一旦出现情况,便快速生产,减少大流行的破坏力。这是个伟大的设想,但至今,没有多少实际资金能落实该方案。虽然这一方案成本不低,但与大流行的损失相比,不过零头而已。这种思路类似保险,虽然发生的可能性不高,但一旦发生,损失巨大,所以应提前做些准备。

从整体健康观出发,我国完全可以开展类似计划。当然,无需像疫苗库那样规模宏大,毕竟即便按乐观估计,这也需要数百亿美元,且这一理想化模式如何落实,实际上世界各国也没什么经验。但我国官方牵头研发储备一些针对高危传染病的疫苗,有利于疫苗企业保持技术更新,提高研发能力。即使不遇到大流行这种极端情况,面对基孔肯雅热等复杂状况,若有实用化疫苗,处理选项也会多得多。不过这需要先进技术,当下美国开发的基孔肯雅热疫苗存在安全问题,所以更需先进的疫苗技术来解决。

当然,这只是理想化设想。实际上,面对现实情况,我国也在疫苗相关领域进行了调整。我国的免疫规划从上世纪70年代的“四苗防六病”到2007年的“14苗防15病”,已长期未作调整。此次HPV疫苗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被视为一种信号,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有更多疫苗被纳入其中。

实际上,流感杆菌、肺炎球菌还有轮状病毒,都已被世卫组织纳入基本疫苗名单,且有足够多的数据证明这些疫苗对公共卫生的整体价值。在出生人口减少的大背景下,推广这些疫苗有助于疫苗企业保持良好经营状态,对整个社会而言,也符合当下“投资于人”的大方针。虽然会花费一些费用,但从整体效用看,有助于改善整体公共卫生——若想高效利用医保资金,就不能仅单纯地着眼于省钱。

同时,免疫规划的覆盖面不应仅限于儿童与青少年,成年人与老人也应纳入其中。实际上,传染性疾病对成年人的影响不小,对老年人更是主要健康负担。近年来,一些全新研究证明,多次感染某些传染性疾病,会在老年时大幅增加包括阿兹海默症在内的慢性疾病发病率。从整体健康观角度,卫生机构应考虑这方面因素,进行系统性研究,并据此制定全新研究策略。

不过,针对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免疫规划,依从性是个大问题。HPV疫苗虽非尽善尽美,但因种种原因,在接种积极性和依从性上表现良好。但我们不能指望未来其他免疫规划也有如此顺利的情况。实际上,自特朗普上台后,全球范围的疫苗阴谋论大幅增加,我国也不例外。更全面的免疫规划事业若要落实,如何打击疫苗阴谋论也是需要思考的关键命题。

结语

我国在卫生事业上已取得巨大成就,但新时代也有属于新时代的复杂问题,我们需要寻找全新道路,也相信我们终会克服这些困难。

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是一个好的开端。未来需探索更加整体的健康观,疫苗将在其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