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4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缩水版”健身器材需要“不缩水”的治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12:1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央视《财经调查》报道了公共健身器材偷工减料、安全隐患频发的问题。一些健身器材在生产、安装两个环节“缩水”:生产环节减少管材壁厚度,除锈和喷涂工艺也敷衍了事;安装环节未达到埋深要求,仅使用10厘米长的膨胀螺丝固定。针对这些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已对涉事企业依法立案调查。
  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公共健身器材在社区、广场和公园的覆盖率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居民强身健体的重要工具。然而,本应提升居民健康的健身器材,却被发现有的属于“非标器材”,有的已经“超期服役”,甚至屡屡造成伤人事件,成为居民健康的隐患。
  健身器材之所以“带病上岗”,是生产、检测、采购、监管整个环节同时“掉了链子”。一些生产厂家唯利是图、偷工减料,以短期利益侵害居民长远安全;个别检测机构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致使检测环节流于形式;有的采购单位贪图便宜、以价取货,使非标健身器材堂而皇之进入公共场所;一些监管部门监管不力、失察失责,使得问题器材屡屡“漏网”入市,埋下安全隐患。
  可以说,从生产到验收,从采购到安装,“缩水版”健身器材“一路绿灯”进入社区和公园。背后有哪些猫腻?后续更大范围的治理整顿工作正在展开,结果值得期待。
  公共空间的服务设施是城市文明风尚的“展示窗”,也是检验城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不妨以本次媒体曝光为契机,排查健身器材领域风险漏洞,修补生产、检测、采购、安装、监管的漏洞,斩断推动“缩水版”健身器材流向市场的“黑手”,让广大百姓安心。   (陈思霖)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