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3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AI写作业,是“捷径”还是“弯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1 10:2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AI工具已成为不少大学生完成报告、论文的“神器”。一些高校教师和专家告诉记者,少数学生中还出现了利用AI伪造研究数据、进行实验图片编辑、替代自主设计等不当或学术不端行为。(2月26日 央视新闻)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利用AI完成作业的话题开始引起广泛关注。尤其在高校,学生们或多或少都借助了AI工具辅助自己完成作业。相比传统查资料的写作模式,借助AI可以快速生成参考资料,久而久之,学生们就容易贪恋这种既不费时也不费力的感觉,从而对AI形成依赖。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是AI技术的飞速进步对传统教育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促使人们深入思考学生学习的本质以及教育的目标。

AI技术带来的便捷是显而易见的。它通过算法筛选海量信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生成我们需要的内容,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在学生摸不着头脑时,它生成的内容也能提供一些参考。

然而,由于一些学生对学术伦理和规范了解不够深入,对AI的使用逐渐偏离了轨道。在日常学习中,将AI生成的内容直接照搬用来应付作业的情况已屡见不鲜,甚至还有利用AI编造数据等不良学术行为。从学生自身层面来说,学习本来就是需要不断思考的一个过程,而如今仅需要将问题输给AI,就能马上得到答案,最开始,学生可能会验证答案的可信度,但长此以往,连验证这一步骤也可能被省略。如果学生越来越依赖AI技术,那么他们的创新和思考能力将得不到发展,也难以取得更大的进步。从教育层面来看,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了解学生学习进度的重要依据,而AI生成的作业不仅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也不利于老师把握教学进度。

AI技术是为了促进人类更好的发展,因此学会合理利用AI是我们的必修课。特别是针对利用AI写作业这一现象,学校和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如今不少高校都已开始明确AI工具的使用范围,以减轻作业中的“AI味”。此外,老师可以探索创新教学方式,设计更具开放性和探究性的作业,让AI无法轻易替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作者:周秀萍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