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4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反向春运”高铁方言播报,这个可以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24 11:4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反向春运”成为新潮流。广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姚华松做客《评论员的朋友圈》分享观点:助力“反向春运”,部分高铁的方言播报就挺好。(1月23日  澎湃新闻)

“反向春运”也被称为“反向团圆”,是指年轻人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节后再返乡。“反向春运”是一种新潮的过年方式。近年来,选择“反向春运”的旅客越来越多,更多的老人和孩子来到儿女工作的城市过年。

“反向春运”的主体是老人和孩子,他们很少出门,适应能力也有限,如何为他们提供更加细致、便捷、安全、贴心的服务,让参与“反向春运”的老人和孩子感到温馨和舒适,考验着交通运输部门的管理智慧。国航推出“初乘机”服务,国铁集团设置绿色通道,这些创新举措为“反向春运”提供了暖心服务,让一个个家庭的团圆路更加舒适便捷。这其中,部分高铁推出方言播报,更受到不少参与“反向春运”的老人和孩子感到暖心。

方言播报至少有三大好处:

一是提升乘客体验。方言的第一表象是一种独立的语言,是一个地域的人们最方便最自然地交流工具。它承担着当地人们沟通情感、传递信息的重任,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最必需的交流工具之一。在人生地不熟的高铁车厢里,熟悉的乡音能够让乘客感受到更加亲切和本地化的服务,增强旅途的舒适感和归属感。特别是在“反向春运”期间,方言播报能够帮助老人和孩子更好地适应和融入新的环境‌。

二是增强地方特色‌。方言播报能够凸显地方特色,提升地方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个性化的服务方式有助于塑造和强化地方形象‌,方言不仅仅是一种人和人之间的交流语言,它更是一种文化,是中国多元地域文化的承载者,是中国民间思想最朴素的表现形式。方言是快速沟通人际关系的催化剂,是拉近人们感情距离的高速公路。实践证明,越是陌生的环境,越是遥远的异域,方言所产生的亲情就越浓厚。方言里有亲情的认同、地域的认同、家乡的认同、文化的认同、根的认同。方言播报,让乘客如沐春风,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三是传播地方文化。方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方言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化石,反映了文化的传播和流变。方言播报不仅是一种语言服务,更是对地方文化的传播。通过方言播报,乘客可以更好地了解地方文化和风俗习惯,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承‌。

“反向春运”高铁推出方言播报,通过提供更加贴心和个性化的服务,为乘客提供良好的听觉体验‌,提升了整体服务质量,增强了乘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这种创新可以有。

作者:维扬书生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