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9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误拒浙大保研通知,不能只怪考生“手滑” | 新京报快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 17:34: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某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点,考生在等候入场时复习。图/新华社
因“手滑”误拒保研复试通知,近日四川广安一名同学的经历引发关注。
据陕西网白鹿视频报道,来自四川广安的韩同学在收到浙江大学的保研复试通知后,误点了“拒绝”选项,很绝望。好在,这名考生与学院沟通后,重新提交了信息。
韩同学介绍,浙江大学保研复试通知发过来后,自己登上研招网,但没留意到页面上的“拒绝”选项在“接受”之前,激动之下就点错了。“回过神才发现‘拒绝’二字。”“当时很绝望,以为三年的努力都白费了”。在此之前,韩同学已经通过了浙江大学的保研复试考核。
经过沟通后,浙江大学对此事进行了人性化处理,把这名学生从绝望中“拯救”了出来。但其遭遇引发很多学生共鸣。一些网友提出,研招网应调整设计,根据人的一般习惯,把“接受”选项放在“拒绝”选项之前,并增加二次确认环节,避免考生误选。
或许网页设计者认为,对于保研这么重要的决定,每个学生都会谨慎决策,才把“拒绝”选项放在了“接受”之前。但不得不说,在大多数网络版通知、协议、条款都将“接受”选项放在“拒绝”之前的设置模式下,研招网的网页设计并不那么人性化。且该网页在考生初次作出选择后缺少第二次确认环节,也埋藏下不少风险。
类似问题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也曾多次发生。我国各省实行网上填报志愿后,曾多次出现考生志愿被篡改的侵权事件。其中,考生不注意保管自己的账号、密码,导致其他同学冒用其账号、密码登录志愿填报网站篡改志愿是一方面原因,志愿填报网站在考生每次登录、修改志愿时,没有验证环节,也是重要因素。目前,志愿填报网站已经增加了考生登录、修改的验证环节,极大提高了此类事件发生的难度。
虽然该事件中,保研生在发现自己误选后,及时联系研究生招生单位,说明情况并进行了补救,此事也有了一个温暖结局。但从更好服务考生的角度出发,研招网可就网页设计听取考生意见,让界面变得更友好,而不是让学生一“手滑”就做出错误选择,耽误了考研升学的人生大事。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