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3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辉县辟谣隔离点被子脏遭反转,为反映问题的市民捏把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17:4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 杜虎
5月6日入住河南省辉县市城西隔离点的张先生,7日在顶端新闻“我想@领导”战疫求助通道上反映了隔离点使用污秽淘汰被子、核酸检测费用高、餐饮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当晚,辉县市相关部门回复这些问题不属实。张先生拍图二次反映,8日,相关部门二次回复称,张先生举报的隔离点问题确实存在。9日,张先生告诉媒体,他的被子已经更换,餐饮条件也改善了。
张先生是幸运的,不仅反映的问题得到了改善,隔离点负责人还专门向他道了歉。更为主要的是,24小时的时间里,张先生差点成为造谣分子,如果不是他拍下照片存证,并且继续往上投诉,他在官方第一次回复后就可能“危险”了。好就好在,投诉渠道畅通,防疫政策的督察机制运行正常,还了张先生一个公道。
张先生反映的隔离点的脏被子
张先生投诉隔离点被子印有医院标志,黑乎乎的,很脏,很不卫生,看起来像是应该被处理的医疗用品。另外,烧水壶也是脏的,没有网络、插线板,没有桌椅,饭菜低于每天40元的自费伙食标准,这显然是一个硬件设施、服务管理都很差的隔离点。等到相关部门辟谣遭打脸后,上述所有问题都得到了针对性改进。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投诉-处理过程,辉县市相关部门两次使用了“举一反三”这个修辞。第一次是在否认张先生反映的问题不存在,意思是虚假问题后,“大度”地表示,“以上问题尽管反映不属实,我们仍举一反三,检视工作,压实责任……严格落实规范要求……有效化解(管理对象)压抑情绪”。此番“辟谣”轻描淡写地将张先生的举动捏造为“压抑情绪”使然,这不仅是撒谎,而且是恶意歪曲了。
在第一次所谓辟谣被张先生用实物证据推翻后,辉县市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没有彻底排查便回复,已经要求有关部门全面排查,举一反三”。因为第一次的“举一反三”完全是应付上级监督,是一种空转的空话,这第二次“举一反三”能有多少说服力也很让人担心。
张先生与隔离点负责人、乃至辉县市相关部门之间的“互动”,体现出某些共性问题:对于民众反映的问题,在没有调查的情况下本能地否认,对投诉渠道的有效性是一种打击,对政府公信力也有影响。官方辟谣很重要,但辟谣的前提是实事求是的调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直接认定是谣言,何尝不是一种谣言呢?
设想一下,如果张先生在第一次投诉后无法继续反映问题,没法发声,那外界听到“不属实”的官方结论后,肯定认为张先生在造谣。张先生反映的隔离点的问题,本属于规范要求范围的基本事务,可相关部门硬是不承认,将压力全部转移到当事人身上。官方辟谣本该核查事实,澄清疑问,但很容易成为反作用,压迫说真话的人。
张先生反映这是隔离点提供的晚餐
张先生两次反映情况后,辉县市相关部门已经对被子和生活设施进行了改善,并对全市隔离点进行了问题排查。这些处理当然是必要的,可除了重申党纪政令,也该查查使用脏被子、供应低价饭食的隔离点,在隔离规范不达标的情况下“以次充好”是不是暗藏利益输送,这是“举一反三”的应有之意。
特别要强调的是,相关部门第一次辟谣时试图将责任转嫁给张先生“压抑的情绪问题”,包藏着很不堪的祸心。辟谣的本义是对信息的核实与澄清,是一种技术动作,也是行政义务,但从具体案例中可见,负有辟谣责任的部门不是专注于信息真假,而是将辟谣弄成瞒上欺下的权力乱为,甚至以辟谣的名义混淆是非。
张先生的遭遇生动证明,即使民众掌握了问题的确凿证据,却需要一而再地自证清白,并经受官方假模假样辟谣的惊吓,这才是需要“有效化解的压抑情绪”。因此,让辟谣这件事回归有益于信息流通的本来面貌,避免官僚化与行政化,杜绝阴谋论,才能让官民双方回到平常心,通过有效对话去解决问题。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