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8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块一天帮治拖延症,别被假装充实骗了你自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08:3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女大学生帮治拖延症一天5块”话题上了热搜。据媒体报道,一名东北女大学生,为省钱购买电脑,尝试推出帮同学治疗拖延症服务,经预订,她将会为同学制定每日规划,亲自监督同学完成计划,减少时间浪费,一天只收5元。这项服务受到不少同学的欢迎,而在社交媒体上,不少人都表示需要这样的服务来治疗拖延症。

       媒体报道只是大致提及服务内容,即制定作息时间表并监督同学完成。这样的服务复杂吗?考虑到大学生时间规划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上课占据部分时间,剩余的也多是围绕学习展开,所以制定作息时间表并不麻烦。至于监督同学完成计划,充其量不过是人肉闹钟,打打电话发发信息。这样的服务一天收5元,很难说性价比高,当然不排除这位同学专门钻研了相关知识,懂得如何规划时间才更科学,或者有个人的一些诀窍,但必须说的是,拖延症很多人都有,至于是否需要这种服务就因人而异了。

       很多网友表示需要这样的服务,可能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好奇,一旦真的要掏钱购买,恐怕就会打退堂鼓。毕竟拖延症是一种颇有网红气质的自我吐槽,即便这种心理问题被严肃对待,可具体到每个人,因为问题弹性太大而会有不同的应对。而且,相比购买服务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可能个人更需要来一次深入的灵魂拷问——你的拖延症到底是因为什么?到底是缺乏一个严厉的管理者,在自主空间大了之后失去了自我管理能力,还是缺乏生活学习的热情?

拖延症也分很多种情形,有的是因为性情所致,习惯于拖延,哪怕再重要的事,能拖延就拖延,但一旦真正开始做事,就可以进入相应的节奏,拖延症只是把工作延迟了而已。还有的则是因为做的事没有意义,哪怕你去做也只是按部就班,其中的程序、最终的结果、带来的情绪都在预期之内。对于前一种状况来说,可能稍作一些改变就能提高效率,而对于后一种状况,恐怕需要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比如说,你热爱什么、兴趣在哪、要追求怎样的生活。

         制定作息时间表,如果只是服从命令,执行一些琐碎的任务,在作息时间表中填充一些缺乏意义的内容,纯粹为了执行而执行,而不顾个人需求,如同机器一样生活学习,到头来会不会产生新的问题。你是真的被治愈了,还是只是暂时抑制住了“病情”,是不是一旦“药停了”,很快就又要回到原点?最终你的收获恐怕极为有限,只是带给你一种幻觉,觉得自己的生活非常充实,等过了一段时间又会回到原点,毕竟还是拖延让人舒服。

对于有的人来说,拖延症就是一种个人气质,未必每个人都适合那种节奏特别紧凑、纪律非常严格的生活。对于尚在学习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更应该挖掘自己的学习兴奋点,真正充实的生活,都来源于发自内心的热爱,是否拖延尤其是轻微的拖延可能并不是特别重要。

       至于大学生提供的拖延症治疗服务,就服务本身来说,其实很容易被机器替代。在这样一个社交媒体异常发达的时代,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存在拖延现象,不排除今后会有更多类似“KEEP”这样的互联网产品出现。当然,大学生提供的拖延症治疗服务并非完全没有优势,毕竟同学的提醒更容易使人产生焦虑感——其他人都在努力学习,我怎能甘为人后?而焦虑感无疑是促使人进步的重要动力。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