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5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90后”立遗嘱,观念转变仍任重道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9-27 16:3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90后”电竞选手若风立下遗嘱的事情上了热搜,这让舆论将目光投向遗嘱。9月中旬,中华遗嘱库举办了一场“别样阅卷会”,整理出了写遗嘱时常见的错误。会上,工作人员介绍,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了近15万份遗嘱,“90后”所立遗嘱已有178份,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订立者也多为企业白领、创业人士,有着相对稳定的事业和收入。立遗嘱的年轻人群99%将父母选作财产继承人。

近年来,尽管立遗嘱的人越来越多,但总体而言,生前早立遗嘱的观念仍然没有普遍形成。不仅如此,一些老人和家人对于遗嘱还持排斥的态度,在年纪尚不太老、身体还算硬朗时,更会认为立遗嘱不吉利。在这次活动中就有工作人员透露,在中华遗嘱库社区的一次宣讲过后,一位刚过完63岁生日、身体什么毛病都没有的大爷想立遗嘱,结果却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这个例子足以说明,观念转变仍任重道远。

早立遗嘱没有形成风气,给社会带来了不少困扰和纷争。有些家庭正是因为老人没有留下遗嘱,等老人过世后,子女因财产分配等原因闹得不可开交,原本和睦的家庭从此有了隔阂。有些老人虽然立了遗嘱,但由于立得太晚,因疾病缠身、思维受到影响,遗嘱往往不能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意愿,更可能让遗嘱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在自己清醒和硬朗之时早立遗嘱,才是理性选择。

老年人在立遗嘱时尚且会遭遇不小的阻力,年轻人就更会如此。目前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的遗嘱当中,只有178份“90后”所立遗嘱,可谓凤毛麟角,说明年轻人立遗嘱目前还属于极为罕见的现象。但要看到,年轻人尽管身体较为健康,但意外死亡并没有年龄界线,在年轻人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广、社会危险因素越来越多的背景下,年轻人所面临的意外死亡风险并不低,再加上年轻人没有留下遗嘱,不仅容易导致纷争,而且还让亲人少了一份念想。因此,年轻人立遗嘱,应该被更多人所理解和接受。

年轻人立遗嘱,更大的意义在于,在移风易俗方面的作用,要明显强于老年人立遗嘱。在老年人看来,如今连很多年轻人都立遗嘱了,自己又何必死守老观念不放呢?年轻人思想开放,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小,在立遗嘱、生态葬、婚丧嫁娶等方面,比老年人更容易接受新观念,对于这类应作之事,就不能因旧观念而停步不前,年轻人应在移风易俗方面,对老年人形成引领,带动社会观念向好的方面转变。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