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2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自忠将军是如何逃离日军占领下的北平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12 08:59: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37年7月29日,天亮后,北平人民打开家门发现,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大部已经弃城而去,只留下少数部队维持治安,北平已被日军占领,而由该军第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署名的安民告示,四处张贴,于是舆论大哗,误以为张自忠降日做了汉奸。消息传出,上海等地的报纸都作了报道。

其实,张自忠是奉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命,为了掩护二十九军主力部队及时脱离被敌人包围的险境,留在北平,与日方周旋,“维持十日”。

7月29日下午,忍辱负重的张自忠,先到东城外交部街就任冀察政务委员会代理委员长,然后到西城府右街就任北平市代市长,接着召开会议,研究北平的治安、金融和粮食问题。7月30日上午,张自忠就任冀察绥靖公署代主任。他力图将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军政职能继续维持下去,幻想保持由第二十九军继续主持北平政局的现状。他抓紧时间,将二十九军在平津作战中的负伤者安排治疗,将阵亡者予以安葬,对没来得及撤离的二十九军官兵眷属,则派员予以接济,或分发路费让他们离开北平,返回故乡。他每天通过电报和电话,及时向在保定的宋哲元报告平、津情况。

第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将军

日本占领军当局要求张自忠发表通电,宣布脱离南京国民政府,与日方共同反对蒋介石,反对共产党,遭到张自忠的断然拒绝。

于是,日方决定踢开张自忠,由今井武夫出面,邀请北洋军阀余孽江朝宗等人组织伪政权。7月30日,以江朝宗为会长的伪“北平地方治安维持会”成立。

日本方面为谋求早日稳定北平局面,要求张自忠立即解散“冀察政务委员会”,并在7月31日,将留守北苑的第三十八师独立三十九旅阮玄武部,包围缴械。张自忠感到情况危急,于8月1日召见驻守在北平城内的独立二十七旅旅长石振纲及该旅两位团长,要他们迅速突围。当晚10时,独立二十七旅奋勇突围成功,冲出了北平城,经昌平、阳坊,抵延庆。当日,张自忠也试图率手枪队离开北平,但刚出德胜门,便遭日军优势部队截击,只得返回城内。第一次突围出城的尝试失败后,张自忠又有几次试图冒险出城,但均未成功。他只得先将家眷送往天津。他自己则困处北平城内,东躲西藏,一日数迁。他在椅子胡同的私宅被日军查封。

8月5日,张自忠致函“冀察政务委员会”,声明“辞去代理职务”。 8月6日,张自忠偕副官廖保贞、周宝衡,躲进了东交民巷德国医院(现为北京医院);同时通过《北平晨报》等媒体,发表声明,宣布辞去所有代理职务。

就这样,张自忠在北平先后一共维持了8日。他没有做过对不起国家民族的事情。

但社会舆论对张自忠产生了很大的误解,大大小小的报纸都骂他留守北平是“卖身事敌”、“卖国变节”,一律称之为“张逆自忠”,甚至“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致电南京国民政府,要求将张自忠明正典刑。多年后,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外界不明真相,均误以张氏为卖国求荣的汉奸”。冯玉祥在所撰《痛悼张自忠将军》中,也说:“民国二十五、六年的时候,华北造成一个特殊的局面,他(指张自忠)在这局面下苦撑,虽然遭到许多人对他误会,甚至许多人对他辱骂,他都心里有底子,本著忍辱负重的精神,以待将来事实的洗白。……在北平苦撑之际,有人以为他真要浑水摸鱼。当时我就说,他从小和我共事,我知道他疾恶如仇,绝不会投降敌人,后来果不出我所料”。蒋介石则在张自忠的葬礼上,对张留守北平之事下了定论:“以身当樽俎折冲之交,忍痛含垢,与敌周旋,众谤群疑,无所摇夺,而未尝以一语自明……”。

1937年8月8日,日军举行占领北平的大规模入城式。5 000多名日军荷枪实弹,耀武扬威地从永定门,经前门,开进城内,直抵清故宫太和殿。古都北平,在夏季沉闷、压抑与恐怖的死气中,被日军正式占领了。

1937年8月8日,日军举行占领北平的入城式。

日军发布占领北平的布告

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立即下令搜捕张自忠。

躲进东交民巷德国医院的张自忠,为及早脱离虎口,一面派廖保贞副官密赴天津,找赵子青商量脱险之计;一面派周宝衡副官南下保定,了解第三十八师各部队情况。

廖保贞副官到达天津,找到了赵子青。赵子青是天津英国怡和洋行的买办商人,因为二十九军购办军火而与张自忠熟识。他年轻干练,为人仗义,结交很广,与许多外国商人有联系。他得到张自忠的请求后,连夜找到一位被称为“甘先生”的美国商人,请他帮助。甘先生是西方中立国家的白人,经常驾车往来于平津之间,具有便利条件。甘先生表示乐为效力。在得到美国驻天津领事馆批准后,他即同赵子青研究营救办法,由廖副官暗中布置,密传消息。

张自忠先在友人的帮助下,从东交民巷内的德国医院,转移到东单喜鹊胡同3号美国友人福开森的寓所中。

这时,南下保定的周宝衡副官,潜出北平后,一路向南追寻,终于在黄河南岸东阿一带,找到了第三十八师队伍。李文田、黄维纲、刘振三、李致远等几位将领得知他们师长张自忠的消息,大为惊喜,一致要求张自忠早日归队,率领他们抗战。刘振三更是急切地表示:“师长什么时候回来?我亲带400便衣,到北平城郊外接他。”周宝衡风尘仆仆返回北平,向张自忠报告部队的情况,张自忠立即给几位部将回了一封信,命周副官即刻返送,信中用暗语写道:“我自接了聘书,怎么能不去上课呢?期满,我就要辞职回家,你就不用来了”。

张自忠在北平东单喜鹊胡同3号福开森寓所,制定了周密的脱离北平计划,一切布置就绪,就开始行动了。

9月3日凌晨,张自忠一身工人装束,从福开森家中徒步而出,来到大烟筒胡同至朝阳门的一条马路旁,等候汽车来接。不一会儿,甘先生果然开着一辆挂有意大利国旗的小卧车,来到预定地点。张自忠上车,坐在甘先生身旁,装成司机助手的模样。趁天色未明,他们疾驰至朝阳门。当时日军在北平、天津所有交通要道口,均设卡盘查,极为严紧。朝阳门的日军士兵见有小卧车驶至,即示意停车检查。他们翻腾、端详了一阵,见是美国人的汽车,没有看出破绽,便放行通过了。

张自忠回到天津。他的七弟张自明事先接到赵子青通知,已等候在赵家客厅内。

张自忠进屋后,倚坐在沙发上。持续多日的疾病折磨,加上沉重的精神压力,使得他面黄肌瘦,疲惫不堪。他凝目沉思,呆呆地坐了很久。室内静悄悄的,谁也没有开口讲话。后来,张自忠打破沉默,对自明说:“你回家去吧,以后家里的一切事情,同你嫂子商量处理,不要问我了。”

张自忠将家事委托于七弟自明后,于9月10日,乘英轮离开天津,经青岛,在9月13日晚到达济南。他立即致电宋哲元,报告他留守北平以及脱险的经过。9月17日,张自忠在写给第三十八师部属各位旅长的亲笔信中,记述了他奉命留守北平的经过,面对当时气势汹汹的社会舆论,表明“事实胜于雄辩,必死而后能生”的心胸。信中说: 此次战事发生,我全体患难手足,均以国家民族观念为重, 奋勇杀敌,不惜牺牲,其中艰难困苦情形,不言而喻。诸弟兄忠诚报国,无日不在念中。忠冒险由平而津而烟台而济南,即赴南京谒委员长,面言一切。在此期间,务望诸弟兄努力抗战,勿庸悬念。抑有言者,忠奉命留平,以后未获与诸弟兄共同杀敌,致令诸弟兄独任军务,深以为歉。而社会方面颇有不谅解之际,务望诸弟兄振奋精神,激发勇气,誓扫敌氛,还我河山。非如此不能救国,不能自救,并不能见谅于国人。事实胜于雄辩,必死而后能生。诸兄弟素抱爱国热忱,际此呼吸存亡,谅必誓死雪耻,不以忠言为河汉也。应当服从师令拼命杀敌为盼。 此时,第二十九军驻扎在津浦线的泊头镇。宋哲元则在泰山上休养。他得到张自忠的电告后,立即派副军长秦德纯赶到济南,表示欢迎张自忠脱险归来,并嘱秦德纯偕同张自忠先到南京,面见蒋介石请训。

1937年10月7日,秦德纯偕同张自忠离开济南,乘火车南下,途经泰安时,上山与宋哲元见面。宋哲元为张自忠去南京,专门写了一份给蒋介石的报告,说:“张自忠此次转道南来,外间对之多抱怀疑态度,兹特令其晋京觐见钧前,面陈经过。职对其平日之为人,知之甚切,决不至如外间之所传,以负国家数十年培养之厚也”。但当张自忠所乘的火车到达徐州车站时,仍有一些不明真相的青年学生打着白旗,冲进车内,要抓“汉奸张自忠”,幸亏秦德纯阻挡,才使张自忠免遭侮辱。这事对张自忠的刺激极大,让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被毁坏的公众形象。

到达南京的第二天,秦德纯偕同张自忠到南京城东郊的四方城晋谒蒋介石。当时日军战机每天都来空袭,南京城内外多处被炸得一片狼藉,死伤惨重。蒋介石也被迫将他的办公处,秘密转移到南京城外东郊山林中的一座古建筑四方城中。张自忠首先肃立请罪,说:“自忠在北方失地丧师辱国,罪有应得,请委员长严予惩办。”蒋介石安慰他说:“你在北方一切情形,我均明了,我是全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一切统由我负责,你要安心保养身体,避免与外人往来,稍迟再约你详谈。”

到第三天,蒋介石再次在四方城接见张自忠与秦德纯。蒋介石对张自忠慰勉有加,询问张的健康情形及所读书籍,最后说:“一俟你身体恢复,我决令你重回部队,俾得再有机会报效国家。你可到前方看看你的长官同僚及部下”。张自忠深受感动。

10月8日,南京国民政府以“放弃责任,迭失守地”,给张自忠撤职查办的处分。不久,蒋介石委任张自忠为军政部部附的闲差。

到1937年12月,经李宗仁、程潜、宋哲元、秦德纯等的力荐,蒋介石终于让张自忠回到他的原部队——由第三十八师扩编而成的第五十九军,任军长。该军成军后,满编约三万人,一直由宋哲元暂代军长,当时驻防河南。张自忠返部之日,宋哲元即结合部队,介绍张自忠与官兵们见面,说:“张自忠留平是我的主张,是为掩护部队安全撤退的。五十九军军长一直未派他人,就是给他留着。现下他回来了,就请他来当军长”。张自忠对部众痛哭失声地说:“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乃与大家共寻一个战死的地方!” 其爱国激情,感人至深,全体官兵泣不成声,誓死效命。

1938年1月底,第五十九军奉命,作为机动预备队,划至第五战区,属第二集团军,归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参加淮河保卫战与台儿庄大战。

毛泽东主席为张自忠将军的题词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