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货车车主给河北省委王东峰书记的一封公开信”在网络流传,写信人西安老侯大件吊装运输有限公司负责人侯少刚反映:河北省超限运输通行证很难办,货物从保定运至西安,沿线的河南等最多一两天就完成2次审批,而河北到第17天仍未审批通过。(7月28日澎湃新闻) 据媒体披露,27日,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看到来信后,连夜当即作出批示,要求省交通运输厅主要负责同志立即处理此事。王东峰还提到,要举一反三,认真反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要坚决彻查。 超限运输证的办理,并非是一个多么棘手的事项。正如侯少刚在公开信中所反映的,河南等省份最多一两天就完成了2次审批。而同样的通行证,在四川、甘肃、宁夏等省份,每年办证近千个。为什么偏偏到河北就“卡壳”了? 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称:“河北省此前几乎没有办理过100吨以上的超限证,这次是老革命遇见新问题了。”当地超限运输证难办,看似是因“省情”不一所产生的矛盾。但一方面,这并非刚出现的新问题,另一方面,其他地方也早有实践经验。换言之,河北想要解决超限运输证审批问题并不难。 病根恐怕在于,即便职能部门不负责任,申办方往往也无可奈何。当然,不能说正常的维权通道是完全堵塞的,但至少,一定有那么一道“高墙”,让申办方望而却步。没有压力,便无动力。职能部门哪会在意“侯少刚们”的不满,哪来主动理顺审批机制的动力? 在目前的权力运行生态下,比起普罗大众的不满,领导们的震怒,无疑更能触及公职人员的“利益与灵魂”。这也是为什么,如侯少刚一样,不少企业家都试图诉诸领导权威来解决问题。类似的情节,在其他民生领域更是屡屡上演。 写信人侯少刚目前已拿到超限运输证,但这并不值得高兴。侯少刚获得满意的结果,并不代表其他申办人也能如此顺利,当地超限运输证的审批机制问题仍有待理顺。更为关键的是,在其他领域若遇到类似问题,老百姓该怎么办?还给领导们写信吗?而如果领导们没看到信,又怎么办? 权为民所授。手握权力者,当对人民负责。确保这一点,那些没被领导关注到的“侯少刚们”,才不至于无所依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