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1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懂“蹭网农民工”的精神诉求

[复制链接]

6269

主题

627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6:2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称“老葛”的河南人葛远征,收工之后常去上海的地铁站内“蹭”免费wifi,跟家里人视频通话,被拍客拍到后无意间成了“网红”。许多人被“老葛”打动,因为他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关于家庭和亲情的柔软地带。
  在葛远征所在的工地上,像他这样去地铁站“蹭网”的农民工不止一个。许许多多农民工告别乡土社会,来到城市漂泊,在“老葛”们身上,是一个群体生存状态的缩影。尽管农民工的收入和待遇在不断提升,“建筑工月薪远超白领”并不新鲜,但他们依然生活在城市边缘地带,想方设法压缩生活开支。他们也有和家人亲情互动的诉求,颇具“时代感”的视频聊天,为农民工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渠道。一项调查显示,53.7%的农民工缺乏业余文化生活,60.9%的务工企业没有文化娱乐设施。一方面,农民工脱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社交圈子、生活圈子相对封闭;另一方面,伴随着市场化和商品化进程,许多精神文化活动都需要花钱,不舍得消费的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难免单调乏味。于是,蹭小区的wifi也好,使用地铁免费wifi也罢,“蹭”的行为中饱含着农民工强烈的精神需求,以及对更好生活与合家团圆的渴望。
  有社会学学者指出,农民工进城之前生活的圈子是他们的“乡土世界”,进城之前所想象的城市生活是他们的“想象世界”,进城后生活于其中的客观现实世界是他们的“城市世界”,对真实生活的不断适应是他们的“实践世界”。缺乏财富积累和社会资本的“老葛”们,融入城市面临着诸多困难。许多已经不再年轻的农民工身上,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上有老下有小,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赚钱盖房子、帮助儿女成家或者为自己储备“养老钱”,农民工为了挣钱不辞辛苦,收入其实并不算低,生活却很节俭甚至吝啬。在围观者看起来有些心酸的“蹭网”,在他们看来却比以前有了好的改变,“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小小的手机屏幕,犹如一根社会联结纽带,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农民工的精神家园除了需要亲情互动,还需要更丰富的业余活动,以及被尊重、被认同。农民工群体为城市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应该在网络时代沦为弱势群体,在为“老葛”们感动之余,为他们真正做点实事,比如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场所提供免费wifi,给他们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和贴心暖心的公共服务,让“老葛”们想家的时候,不必蜷缩在地铁站的墙脚与儿女视频。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