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QQ登录
会员登录
注册帐号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访问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快捷发帖
首页
Portal
小事微言
热点时评
微言论剑
新闻
法纪在线
社会求助
美图娱乐
论坛
BBS
微言网
»
论坛
›
时评
›
热点时评
›
(原创)女孩因"长得好看"遭同学暴打岂可轻描淡写 ...
返回列表
查看:
2132
|
回复:
0
(原创)女孩因"长得好看"遭同学暴打岂可轻描淡写
[复制链接]
帝国良民
帝国良民
当前离线
积分
23639
562
主题
646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3639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6-2-6 01:59:32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之前湖南郴州临武县一少女遭多人殴打的视频2月3日在网络曝光。视频中被打少女小诗(化名)告诉记者,打她的人是同班同学找来的,因嫉妒她“长得好看”,她已被这名女同学打骂多次。临安县公安局2月3日发布通报称,已介入调查打人事件,会适时发布后续通报。然而虽然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临武县公安局很快就在4日下午发布通报称,事件因个人矛盾引发,小诗遭对方纠结多人殴打。打人女孩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家长陪同下到医院看望小诗并道歉,也愿意承担医疗费用。涉事双方多人均未满14周岁,双方基本达成调处意见。
所谓达成调处意见,也就是国人司空见惯的“调解处理”,一起恶劣的未成年人暴戾伤害案件,果然还是在神奇的“调解”工作下,被轻描淡写的息事宁人了,道歉并承担医疗费用,其背后却是一起典型的群体性故意伤害,人们希望看到同样为未成年人的加害者们受到更严厉的惩处,以达到遏制青少年犯罪的漫延态势,但遗憾的是最终却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即使是皆大欢喜的调解处理结局,事实上已经发生的恶劣暴力犯罪已经给“因长得好看”而遭遇暴打的池女孩造成长远伤害,小诗的叔叔苏先生向记者证实,4日上午10时许,打人女生及家长与临武县政府、
教育
局、公安局、妇联等负责人到医院看望并道歉,但12岁的小诗经过此事后精神方面出现问题,已不太爱说话。“她看到这些人后,有点害怕。”。看过暴戾视频的人都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作为受害者的小诗,不可能因为一句道歉就化解内心的恐惧,也许这种阴影将伴随其一生,这或许才是更令人不安的结局。
当然一起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如此恶劣的未成年人伤害案件似乎很成功的被所谓的“调解处理”而化解了,但这样的结局显然掩盖了太多本应该籍此被深入反思的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现实,政府和教育部门往往以“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借口,刻意避免或拒不承认未成年人暴戾漫延带来的社会隐患,面对越来越多的被曝光的青少年犯罪案例,恰恰相反,过分依赖“调解处理”息事宁人的方式,事实上纵容了愈演愈烈的青少年犯罪。
就本案而言,其实不能简单的按照媒体凸出描述的“因长得好看”而被同学暴力群殴,真实的背景往往只是未成年人之间围绕青春期出现的情感矛盾激化后,滋生出的暴力犯罪;原本如果校园风气正常的话,或许可以尽量避免极端的暴戾相向,未成年人之间产生矛盾并不奇怪、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已经习惯于动辄采取群体性暴力手段,并以强欺弱来达到目的,这显然是严惩的社会隐患。
比如说,小诗被同学连续数次殴打,施暴过程对方甚至均拍摄了视频并上传到网上,丝毫没有犯罪的感觉和担心;第一段视频显示,身着粉色上衣的小诗抹着眼泪向前走,被身着黑衣的女生扯住并连踹腹部四脚,另一白衣女生扯住小诗衣领拍视频,不时发出笑声,向小诗踹踢,一脚将小诗踢倒在地,并扇小诗耳光。其间,小诗先后遭多名女生拽头发、扯衣服、扇耳光以及踢踹,每一次都被打的发出惨叫。触目惊心的其中一段1分56秒长的视频中,小诗被踢踹30次,5次被踹倒在地,扇耳光5次,扯头发5次,掀衣服1次-------。另一段1分27秒的视频显示,小诗跪在草丛中,上述黑衣与白衣女生脚踩在小诗肩上,并对视频拍录者摆出“剪刀手”,随后又将小诗踹倒在地,白衣女骑在小诗身上,发出“驾”的喊声,并连续扇小诗耳光、扯拽头发。黑衣女和其他女生则轮番用脚踹小诗脸部,小诗捂住头在地上哭并抹了下嘴,袖口出现血迹。在拍录者摇晃手机时,有一女生说“别拍到我”。这段视频中,小诗被踹10次、5次被扇耳光,被骑坐3次,扯两次头发。
我很奇怪现在养尊处优的孩子们为什么会变得如此暴戾恣睢,为什么动辄会采取极端的暴力手段来解决矛盾冲突?人们往往总是质疑学校、家庭教育和社会不良影响,但用来约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其中是否存在漏洞甚至缺位呢?人们普遍质疑现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几乎成了保护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或至少是纵容了青少年犯罪的漫延。
层出不穷的未成年人暴力事件,在这次典型而恶劣的事件上呈现出社会舆论对当前年青少年教育上的隐患突出爆发,人们当然期望通过对事件的处理达到以儆效尤的警示作用,至少能让更多未成年人懂得什么是相互尊重、什么是人格尊严、什么是法律底线。但从湖南临武发生的这起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案件上,至少处理结果令人十分失望,那些疯狂施暴的学生轻而易举的逃过了法律的制裁,唯一的理由就是她们“未成年”,但她们群殴弱小同学的时候,其恶劣的暴戾手段却令人心寒。
地方政府和教育机构总是采取危机公关的方式来来自原本应该法律介入的案件,一纸通报完全可以压制和掩盖所有真相。比如这次通报称,“目前,小诗正在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教育局、妇联对打人者进行深刻教育,对当事双方进行心理疏导。双方基本达成调处意见。”,所谓教育局、妇联对打人者进行“深刻教育”,这实在太不靠谱;息事宁人的“调解”固然能化解社会舆情危机,但绝对化解不了未成年人日益严重的暴戾倾向。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
链接
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收藏
0
自由评论人,帝国良民之雾里看草,看透世界缤纷,活跃于网易、凤凰网、华声论坛、微言网等,写作领域宽广,热爱文学、户外运动和摄影,专注于时事评论、社 会人文,冷静论道,就事论事,张扬正义,针贬时弊。连续多年荣获凤凰网论坛、网易新闻论坛、红网时势论坛和华声论坛年度十大金牌写手、十佳写手、十大优秀写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模式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写好了,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微言论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