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名校女博士晚到误机,大闹机场掌掴女员工被拘。与此同时,法航将打人女博士列入黑名单,全球范围拒绝承运。目前,机场地服亦在向中国民航局申请将这名旅客列入中国民航黑名单旅客。一旦该申请成功获批,她将无法乘坐国内任何一家航空公司的航班。 这位女乘客付出的代价何其沉重,然而这也是她必须为其行为所要承担的后果。回顾整个事件起因,大闹机场的女乘客理由在于,也就迟到了五分钟,为何就不能通融?实际上,飞机提前半小时就不办登机手续了,是因为要预留行李托运、安检、在摆渡车上行走以及登机的相应时间,同时,航班起飞时间是飞机开始滑行的时间。以上环节可谓一环扣一环,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整个航班的起飞延误。 因此,女乘客所谓的“通融”,意味着机场、航空公司、机组人员、已经在登记的所有乘客,甚至其他航班都要为此权利“让路”,明显是以一己之私置于公共利益之上,自然会被机场值机人员所拒绝。 女乘客大闹机场掌掴女员工,将自己的错误放大到更为严重的地步,不仅对被掌掴女员工造成身心伤害,也影响和干扰了机场秩序,进而对其他乘客释放出负面信号,那就是为了满足个体需求,不惜要挟甚至“攻击”他人乃至相关法规。 由此可以说,女乘客所面临的惩戒力度并不偏高,恰恰相反,它提供了一个具有足够警醒力度的案例。在这里,我必须要点一下女乘客的“博士身份”,原因就在于,作为高校博士,女乘客本应具有与学识相匹配的公共素质,也就是谨守各类公共场合的规则,尊重包括尽职值机女员工在内的他人,不因自身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而要求社会承担其额外成本,然而以上行为要素的缺失,证明女博士少了人生的这一课,或者说,哪怕她接受过类似的教育,却依然在关键时刻考了个零分。 而更值得放大的命题是,有多少人像大闹机场的女博士“有才无德”?这里所指的“德”,是成年人进入社会之后,必须学习作为公民应尽的义务,尤其是厘清私域与公域之分,从而将权利与自由的边界清晰化。这不仅是现代公共道德准则不可或缺的基础部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大量对于此类行为准则的说理与阐述,并且内化于个人成长过程的谆谆教诲中,女博士“有才无德”,即是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价值观的双重缺位。 近年来,我们常常争议的话题是,道德的分量到底有多重?道德与规则如何融合交互?“女博士大闹机场”而被公安机关处罚拘留、法航封杀、国内可能列入黑名单,或许能给公众舆论提供更多的反思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