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2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约导游”标签置换旅游服务品质了?

[复制链接]

7976

主题

7979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4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23 09:2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春节假期,和家人一起去海南省三亚市旅游的山东游客张女士直言自己也“时尚”了一把。她通过网络平台预约了一名当地导游,为她和家人提供向导服务,然后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了费用。旅行结束,她对这名导游非常满意,在平台上给这名导游打了满分5分。(2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旅游从精英消费向大众消费过渡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们有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精神诉求和情感需要。游客有差异化、个性化的旅游需要,也有不同的消费能力;尽管导游服务并非刚需,但一些对旅游品质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却不介意多花销一笔。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导游能够给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让游客拥有一个愉悦的用户体验。

     导游行业的“野蛮生长”,宰客、甩团、强制购物、辱骂甚至殴打游客等失范行为层出不穷,既侵犯了游客的正当权益,也损伤了导游的社会认同。导游行业专业化、规范化建设的滞后,让游客和导游都处于一种“双输”格局。和传统导游相比,“网约导游”不仅需要身份标签的置换,更需要服务质量的提升。  作为一种 “私人定制”,“网约导游”既能够更好地裨益游客,也能够让劳动者得到更多的激励。当回报与付出形成一种正相关关系,当“干得越好”与“挣得越多”紧密联系,网约导游自然会卯足了劲头。对于“网约导游”来说,游客的用户评价并非“说了也白说”,而是能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声誉与“钱袋子”。

  传统导游与外地游客之间的交易,通常都是“一锤子买卖”;这样的“零和博弈”,让一些导游千方百计地进行利益变现;导游干得好得不到有效的激励,导游干得不好得不到及时的惩罚。嵌入了互联网的“网约导游”,则是一种“非零和博弈”,网约导游角色扮演得好不好,直接影响他们后来的生意。

  游客和导游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交换和互惠的关系,也是利益协商和博弈的互动关系。在过往的运营模式里,一旦游客和导游发生摩擦和纠纷,难以进行消费维权成为一种尴尬的现实。“网约导游”给导游们戴上了一个“紧箍咒”,有助于约束导游们的自说自话。尽管如此,“网约导游”及其服务平台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依然要做到“未雨绸缪”,在规范导游收费标准、完善旅游保险和赔偿制度等方面加强法规建设和市场监管,避免出现空白地带和边缘地带。

  旅游将消费者的需要、认同、情感和文化勾连起,已经成为方兴未艾的生活方式。实现市场供需对接、为游客提供更有品质的旅游服务、让导游们实现“体面劳动”,需要“网约导游”完善实施操作系统,更具使用价值。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