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9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让行人不再闯红绿灯

[复制链接]

7976

主题

7979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4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3 19:0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凑够一群人就走”,行人过街闯红灯现象有望被终结。2月28日上午,深圳交警在留仙小学附近的留仙大道某红绿灯路口,试点智能行人过街系统,并邀请市人大代表、普通市民、学生等现场体验新系统。

“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智能行人过街系统甫一亮相,就被冠以“神器”称谓,这足以说明公众对其的看好。据介绍,该智能行人过街系统由视频采集分析存储上传系统、控制器、显示屏、闸机、语音播报和前端计算机等组成,充分结合了现有检测、控制、语音、人脸识别、自动抓拍报警、IT S等技术,在红灯亮起时,闸门关闭,将行人止步于闸门一侧;在绿灯亮起时,闸门打开,将行人安全放行。

看好这一系统的依据无非在于“两个闭环”:其一,物理区隔上的闭环。当红灯亮起时,斑马线区域完全形成了一个封闭空间,至少通过平面移动,路人无从进入。其二,治理手段上的闭环。如果有行人强行跨越或破坏设施等行为,摄像机将对以上行为自动抓拍、抓录和进行人脸识别。而与此同时,抓拍抓录到的违法行为将即时显示曝光于路口的显示屏上,接受社会监督并被纳入个人信用诚信系统。

事实上,在此之前山西太原出现过类似的“神器”:该市曾在一路段试装人行控制杆。红灯亮,人行控制杆同步落下。信号灯由红变绿,控制杆就会同步升起。不容否认,该控制杆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不过只要边上没有交警执勤,闯惯了红灯的路人一猫腰,依旧还是我行我素。

表面上看,在“两个闭环”中,前一个闭环能拦截80%,乃至更高比例的闯红灯行为,但其干预作用显然更多地侧重于身体动作层面,体现为“闯不了”。后一闭环的干预,则侧重在心理层面,是一种基于成本考量而得出的理性选择,体现为“不愿闯”。可以说,前者是基础,但后者更为重要,正是这一闭环的存在,使得系统的威慑力大增,也才让公众有了乐观的理由。

1947年,西方有一个重大考古发现,叫做死海古卷。这些羊皮卷上用希伯来文书写了早期的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经文。为收集散落在民间的古卷,当地考古队贴了一个悬赏告示,按每张一定的价格征集。不久,当地农民果然把大量死海古卷送来了,可一张张都很零碎。因为悬赏是按张计价的,所以很多人把一整张撕成了N张。一个旨在保护文物的举措,恰恰破坏了文物。

由此可见,但凡一项政策、一个举措都可能是有漏洞的。行人过街闯红灯为何久治不愈?技术层面的原因恐怕就在于,出台的措施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一旦漏洞存在,很多人为了自己所认可的好处或者利益,就会穷尽各种方法绕过去。目前看来,“双闭环”的智能行人过街系统技术相对完善,有望改写这一尴尬。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若深圳的这套“神器”被证实有效,其他有条件的地方不妨效仿。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