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种粮增产又增收,“良”字是基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在这稻菽飘香、充满丰收喜悦的金秋来到田间,听到老乡们讨论最多,也最关心的事情,依旧是粮食的收成和卖粮的收入。
  种粮收益如果上不去,不仅让农民伤了心,挫伤他们种粮的积极性,还会导致非粮化和耕地撂荒等问题。种粮增收是绝对不能回避也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将粮食收益拉上去,千方百计推动种粮农民增收,不仅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
  解增收难题,要先稳定产量。而粮食要丰产、稳产,关键在一个“良”字。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良田配良种,“本”“源”并重,才能多产粮,产好粮。
  记者近日在四川多地采访时发现,不少地方通过良种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五良融合”等方式,成功让单产大幅增加,进而增加了农民收入。更关键的是,一个“良”字还让粮食从量多向质优转变,满足消费者对优质粮、特色粮的需求。
  粮田变良田,首先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防止耕地撂荒,将铁规矩立起来,保护耕地数量、质量、生态。扎扎实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执行田面平整、灌排通畅、道路通达、土壤改良等硬指标,才能有真正的良田。要特别注意的是,良田不是一建了之、一选就完,要有人管,管得好,避免出现“建得快、荒得快”。
  有了良田,还要在里面装上良种这个“芯片”。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抓紧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加快当家品种迭代;加快种质资源普查与保护,把分散各地的“土种子”收集好、保护好、利用好,丰富育种材料库;聚焦生物育种、智能设计育种等前沿技术,突破高产、优质、抗病、耐逆等关键基因,加快迭代育种技术。在追新品的同时,也要保特色,让每粒种子都有破土生长的“底气”。(高健钧)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