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1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回海外流失文物,提供立法保障是重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5 11:3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时间3月4日凌晨,41件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被正式移交给中国国家文物局。这批跨越千年历史的文物中,工艺繁复的铜摇钱树、憨态可爱的陶说唱俑、商周风格的素面带盖铜钫等,无不诉说着中华文明的瑰丽与璀璨,无不传达出历史的悠久与厚重。(3月4日 《央视新闻》)

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曾经,因为国力衰弱、列强入侵,致使无数珍贵文物或是惨遭掠夺,或是在战火纷飞中被无情摧毁。如今,这些文物重返故土,其意义远不止于的物理意义上的回归,更是对历史文化空缺的一种填补,由此人们得以更加完整地窥探历史长河的精彩。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文化回归的关键,在于中美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早在2009年,中美两国首次签署防止中国文物非法入境美国的政府间谅解备忘录,双方合作已成功实现20批次594件/套流失美国的文物艺术品回归中国。此外,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回应了广大文物流出国打击文物非法贩运的呼声。这些文件的出台,为追回流失文物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此次文物回归事件,充分表明国际合作在跨国追回流失文物过程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共有超过1000万件文物流失海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多种方式,促使超过300批次、总计15万件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回归祖国。然而,当下文物追回之路布满荆棘,重重困难亟待克服。完善国内国际文物保护立法,大力推进文物保护领域的跨国合作,乃是重中之重。只有各国携手,从法律层面建构起制度保障,在国际合作中凝聚强大合力,才能让那些流离失所的文物重归故土。

我们期待见证更多流失文物沿着漫漫归途,踏上回家之路,让它们所承载的历史光辉,在当今时代继续熠熠闪耀,照亮人类文明的前行道路 。

作者:谢小瑞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