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政邦智库研究员 任君 最是一年春好处,开工之日听春雷。节后首个工作日,湖南省委发出通知,在全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通知指出,将着重从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干部能力素质和作风建设等方面开展讨论。旨在通过“解开束缚、打开视野、放开手脚,下大力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实现两个“引领”:“引领湖南发展动能之变、结构之变”“引领党员干部政绩观之变、能力之变”。 开春第一声,不啻为一剂节后“收心聚力”的良药,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以一隅而谋全局,这场发轫于中部省份的“大讨论”,无疑也被寄予了厚重的期待。与其追问“为什么是湖南”,倒不如认真梳理一下,对于一场解放思想大讨论而言,我们究竟需要面对什么样的现实? 这也是一种问题导向。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国家能力、基层治理水平、一般民众收入等等,也实现了普遍增长。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基本常识,也是我们今天讨论思想解放的基础和前提。即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进一步”,为了“更好”。 与此同时,各种伴生性问题、难题等也每每困扰着接下来的发展之路。这中间,既有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发展短板之困,诸如个别行业产业、局部地区、少数民众的发展还跟不上全局等,从而产生“不均衡”问题;也有因主观能动性、前瞻性、认知力不足而造成的发展滞缓之困,其突出表现为创新乏力、治理失序,乃至形式主义盛行等等。 在此次湖南省的文件中,也提到了诸般颇有针对性的问题。比如,“解决好发展信心不足、使命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够等问题,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破除四平八稳搞建设、按部就班求发展的惯性思维,大力营造尊重改革、鼓励探索、宽容失误的社会氛围,引导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向改革要思路、向创新要办法。”“解决好顾此失彼、片面发展的思想观念”。 同时,文件也提及了十个“扭转”:扭转简单以GDP增长论英雄的速度情结,扭转不主动转变发展方式、不愿意承受转型阵痛的换挡焦虑,扭转一门心思在数据上“想办法”“造业绩”的造假冲动,扭转不顾风险乱举债、盲目跟风上项目、好大喜功铺摊子的路径依赖,扭转不顾客观实际、不按规律办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唯上”思维,扭转单纯靠拼资源资金投入刺激经济发展的粗放模式,扭转迷恋于“造势一时”而不是“造福一方”的功利主义倾向,扭转决策“乱画饼”、落实“翻烧饼”的折腾做法,扭转刻意逃避、掩盖矛盾和问题的“鸵鸟心态”,扭转“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的“躺平”思想…… 十个“紧盯”:紧盯地方保护主义、市场分割等影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瓶颈制约,紧盯产业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项目等要素”“企业等要素”等瓶颈制约,紧盯产业园区运行机制不畅、机构“叠床架屋”等瓶颈制约,紧盯部分国企主业聚焦不够、行政化色彩浓厚、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等瓶颈制约,紧盯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和“不能转”“不会转”“不敢转”“不愿转”问题突出等瓶颈制约,紧盯对外开放能级不强、经济外向度不高、制度型开放成果不多等瓶颈制约,紧盯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物流贵及用工结构性矛盾等瓶颈制约,紧盯一些地方违规收费、政府承诺不兑现、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等营商环境的瓶颈制约,紧盯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规模过大、人浮于事、财政供养负担重等瓶颈制约,紧盯人才培养、使用、激励、评价等方面体制机制不活的瓶颈制约,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努力打破“不可以”的旧观念,勇于创造“不可能”的新奇迹。 这些均属于这场解放思想大讨论需要面对的问题。“扭转”也好,“紧盯”也好,都直接关系到大讨论的成效,关系到接下来机制体制改革与利益重新分配。 毕竟,任何思想解放,都不会仅仅是讨论,最终都会指向进一步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很多时候,这些问题其实很多人都有体察,也深受其困。今年春节期间,也有一些回乡调研文章披露了当下基层存在撂挑子、脱实向虚、瞎折腾等乱象。而去年启动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也暴露出很多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等基层治理问题。 追问一下,湖南省一一列出的这些“扭转”和“紧盯”,仅仅发生在湖南吗?在其他地方是不是也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存在? 找出问题、直面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直面现实,寻求共识,坚决破解,是摆脱当下发展之困的必然,也是新时代的历史责任和人民的殷切期待。 “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当下,外部世界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惟有立足实践发展、适应时代变化,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才有可能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重新找回社会活力,在坚持改革开放中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2月18日同一天,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重申“让每一个创新行为都得到市场尊重,让每一份创新成果都能够形成市场价值。” 历史的车轮浩浩荡荡,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一力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