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9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拿什么纾解中国式“剩男危机”?

[复制链接]

890

主题

1291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30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20:1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性别比失衡问题,近年在中国广受关注。近日,美国塔夫茨大学政治学副教授伊丽莎白•雷米克(Elizabeth J. Remick)等学者发表《不要把中国男女比例失调归咎于独生子女政策》一文,经媒体转载后,引发广泛讨论。(9月1日澎湃新闻网)

  这段时间以来,有关“光棍危机”的话题甚嚣尘上。这样的担心也不算杞人之忧,因为公开信息显示,中国性别比失衡起于1982年,当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47,之后一路飙升。1994年以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始终在115以上,2004年达到最高峰121.2,其中一些省份还长期维持在130,已严重偏离正常区域。有学者形象地预估,2020年左右,中国“剩男”规模将接近澳大利亚总人口,其间的绝大部分将从“单身汪”成为“终身汪”。

  媳妇成了奢侈品,找对象成了人生最大的竞争。这样的担心,自然不只是市井花边,更是公共议题。其实早在2002年底,《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两非”)的规定》就已出台,治理性别比失衡大幕开启。随后,“关爱女孩行动”、协作查处“两非”案件等行动,也算紧锣密鼓。不过,这些努力尽管未曾止歇,压力依然山大。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88,实现了自2009年以来最大降幅,但依然高于国际公认合理区间103至107的水平。

  性别比失衡,在中国就是“男孩问题”。想尽一切办法生男孩,这是“光棍危机”背后的真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严苛的生育政策不过是推波助澜,但绝非始作俑者。正因为多想要男孩,才会寄望通过人工手段实现夙愿。于此而言,查处“两非”固然重要,但诸多家庭骨子里的“男孩偏好”足以冲破制度的藩篱。为什么想要男孩呢?无非三个原因:一是根深蒂固的传统。中国从农耕社会走来,劳动力在物质匮乏年代是个决定资源配置的重要筹码。家有壮丁,才能五谷丰登。包括重农抑商等思维在内的价值取向,令“男丁情结”绵延不绝。二是养儿防老的习俗。在社会保障不到位的情况下,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是指望儿子、而非女儿,这就使得每一辈父母都指望生个儿子,而不至于晚年“老无所依”。三是歧视性政策的挤压。男女平等虽然是句老话,但在现实生活中,诸多不平等性歧视作为令女方父母备受打击。比如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中的性别歧视,文化舆论对男权社会的价值鼓吹……层叠下来,就是“生男好过生女”的错觉。

  眼下,二胎政策适度弥合了性别比的失衡。不过,指望全面放开来解决中国媳妇问题,显然过于天真。来自卫计委的消息称,截至2015年5月底,全国共有145万对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139万对办理了手续。然而,此前相关部门的预期是,“全国每年新增出生人口约200万”。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2.1,已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当此背景下,指望生育政策调整来纾解“光棍危机”,可能远水不解近渴。

  也许,唯有协同后顾无忧的社保制度、男女平等的权益落实,重构健康理性的生育文化,“剩男问题”才不至于当真成了大问题。文/邓海建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