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丹东警方一份警情通报冲上热搜。 从网友上传的相关视频可以看到,6月21日,辽宁丹东一女子与其父亲驾车外出看病,因其健康码显示为黄码,被执勤民警依法拦停。过程中女子称社区给开了证明,并持有当日核酸证明,但当事民警表示黄码不能离开。争执一番后女子又表示不看病了回家,但仍被拦着车门不让离开。双方争执升级,过程中民警与女子有接触,女子倒地,于是其父亲上前一巴掌挥向民警。警方通报中,涉事女子因阻碍执行职务被予以行政拘留10日,而事件中看病被阻并于冲突中击打民警的父亲,则涉嫌袭警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奇怪的是,疫情暴发以来,不顾防疫规定“暴力闯关”的事件时有发生,对此,舆论从来都是一边倒予以指责,然而,这次,这对闯关的丹东父女却获得不少同情,当事民警反而遇到不少指责。为什么? 这样的反常,既体现疫情特殊时期公众的一种价值判断,也夹杂着疫情冲击下复杂的社会心理。有人说,看到这段视频哭了,因为想到了上海那位九旬老人距离一公尺却无法买到的2元钱切面,想到了很多因为黄码被延迟就医的网上求助;还有更多的人想到了自己也身为女儿,身为父亲……疫情冲击下,家人间的守望相助是对抗疫情的最可靠力量。这样的场景,我们或许都会遇到,此情此景,我们又当何为?涉事女子是冲动了,但视频最后女子的嘶吼,看似霸蛮,其实无力,反而唤起了一种共情。 所以,反常反应其实是一种焦虑的集中反应。中央再三呼吁,抗疫不能“层层加码”,不能因为抗疫压力而影响老百姓就医。然而,层层加码到底在哪一层能够阻断?现实中因黄码延迟就医的情况到底何时不再上演? 涉事女儿与父亲外出看病,竟然走到暴力袭警这一步,何以至此?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女儿虽然有些失态,但还是抱持着一种克制,不仅再三劝阻自己的父亲勿与警察身体接近,后来也表示放弃就医直接回家。但当事民警对虽然黄码但持有社区证明、持有当日核酸报告的送父求医者,先是不放行就医,后是不放行归家,加之其后的“倒地”,透过屏幕,也能让人感到一股“意气用事”。 一件疫情防控下的常见小事,最终冲上热搜, 一件本可以通过充分沟通得到有效解决的老百姓的“难事”,却变成暴力袭警的“坏事”。不得不说,这很大程度上与这起事件中的执法态度、执法方式有关。执法具有权威性,而权威执法的目的是什么?惜乎警情通报中对此并未过多思考。 其实今年4月,公安部曾下发通知,要求全国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采取更加精准有效措施,更好地投身疫情防控和维护稳定工作。其中就明确指出,要准确把握疫情防控期间的社会心态和群众情绪,强化现场理性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语言和执法行为,防止因执法不当引发新的矛盾。发现群众处于急难危困境地的,尽可能及时帮扶救助,必要时协同相关部门妥善处置。 如果整个过程柔性执法、文明执法,那么,老人的那一巴掌很大概率就挥不出去;如果一心想着解决问题,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未扩大、未激化、未成气候的萌芽和初始状态,那么,舆论的天平绝对不会倒向违法一方;如果能够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办法在不影响防控的情况下帮助老人,那么,我们看到的就不是暴力袭警,而是一出“鱼水情”的佳话了。 此前报道:丹东:已注意到网络舆情,正进一步调查 警方通报“父女黄码看病闯卡被拦袭警” 新闻多一点 丹东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23日,辽宁省丹东市发布《关于全市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通知》。通知如下: “5·24”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快严细实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实,疫情总体可防可控,未发生规模性反弹和疫情外溢。但疫情来源不明、多点散发,规模性反弹风险依然存在,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要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坚决守住严防疫情输入、严防疫情外溢、严防疫情规模性反弹“三条底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经市指挥部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有序流动 1.丹东全域仍然作为防范区进行管理,非必要不离丹。特殊情况确需离丹人员须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须经所在单位批准、其他人员须经社区批准。 2.除封控区、管控区的居民外,其他居民可凭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全市有序流动。 3.进入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商业网点等公共场所及人员密集地方须主动亮明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各类场所及行业的管理经营者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查验核酸检测48小时阴性证明和督促个人佩戴口罩、保持间距等疫情防控措施。 二、 开展高质量核酸检测 1. 防范区每周进行2次有组织的全员核酸检测。 2.主城区每两日进行1次有组织的全员核酸检测。 3.重点人群、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和封控区、管控区每日进行1次核酸检测。 4.全员核酸检测采样时间安排在上午进行,上班人员检测当天可实施错时上班,上班时间可延至10时;便民采样点采样时间安排在下午或晚上进行。 三、少聚集,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1.商场、批发市场、超市、理发店、公共浴池严格控制规模人数。 2.养老院、福利院、救助站、监所、精神卫生机构实行封闭管理。 3. 中小学校(含中专和职业技术类学校),托幼机构和校外培训机构继续线上教育。 4.各类餐饮机构暂停堂食,提供外卖服务。 5. 出租车可在主城区内运营,主城区其他公共交通暂不恢复。 6.暂不举办大型活动、论坛、展会、宴会、演出、培训、农村大集等群体性活动,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减少人员聚集。 7.健身房、体育文化场馆、按摩、足疗、美容院、水疗、棋牌室、麻将馆、网吧、酒吧、迪吧、KTV、剧本杀、密室逃脱、福利彩票站等非生活必需的密闭场所暂不营业。 8.影剧院、博物馆、宗教场所暂停开放。 9.提倡居家办公。 四、做好个人防护和预防性消毒 1.勤洗手、戴口罩,强化个人防护,保持社交距离。 2.不接触江水、不下江游泳;临江居民雾霾天、雨天不开窗。 3.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让卫生健康生活成为习惯。 4.运行中的商超、宾馆酒店、农贸市场、交通工具(站点)、 办公楼宇、建筑工地、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和单位,每天至少开展2次预防性消毒。因疫关停后重新开业运行的场所,要进行预防性消毒。及时、规范做好涉疫医疗废物、医疗污水处理处置工作。 五、加强应急处置和社区管控服务 出现疫情后,快速精准划定封控区、管控区,严格执行相关管控措施,保障居民生活需要,方便居民就医。封控区连续7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可降为管控区,再连续3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可降为防范区;管控区连续7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可降为防范区。鼓励广大群众配合、支持疫情防控,积极开展无疫小区(社区) 创建。 此通知自印发之日施行。 丹东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2022年6月23日 红星新闻评论员 刘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