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58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江广电出新招治理明星天价片酬,郑爽们还能钻漏洞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14 18:1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 | 熊志
5月13日,国家广电总局官网发布名为《浙江广电局多举措推动电视剧片酬管理》的工作动态,引发广泛关注。
就在前不久,郑爽天价片酬风波成为舆论热议话题,1.6亿片酬、平均日薪208万的薪酬标准,再次刷新了外界对明星收入的想象,同时引发了阴阳合同、偷税漏税的质疑。对此,广电总局就天价片酬再次表态,并责成相关机构配合税务部门展开调查。
在明星天价片酬再次触动舆情的前提下,浙江广电局的举措,无疑相当应景。而从具体的治理手段来看,一些举措也比较有针对性。
比如建立“一剧一承诺”制度;比如,提醒播出平台,浙产电视剧在播出前,均提醒播出机构对演员片酬作进一步核查;再比如,通过先期预审、现场探班、上门服务等方式,对电视剧创作生产进行跟踪核查,减少为明星开出不合理高片酬的造假空间。
对明星片酬如此深入的介入措施,是否会干扰影视剧目的自由创作呢?实事求是的说,这种担忧不是空穴来风。事实上,影视领域没有垄断性的特征,很多人觉得明星片酬高,甚至经常与科学家等对比,然而片酬高低说到底跟市场需求挂钩,高收入更多是市场调节的结果。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天价片酬的治理是多余的,是违背了市场和创作规律。其实从郑爽等案例来看,现在影视行业的薪酬,多少是有些畸形的。
尤其是,有的影视剧制作方过度追逐流量效应,把一些流量明星当做吸引观众的唯一IP,为此不惜花费重金,开出天价片酬邀请流量明星出演,在其他制作成本上不断压缩,导致整个影视剧目的成本相当不合理,片酬几乎占到了八九成。
正如网上不少网友吐槽,现在的制作技术提升了,但并没有体现在影视剧目上,一些号称花费高价制作的剧目,反而在细节上各种抠图,各种五毛特效。类似现象正说明,畸高的演员片酬,畸形的制作成本结构,导致整个行业的创作环境相当浮躁,缺少慢工细活的耐心。
因此,围绕天价片酬现象,广电总局等部门此前多次发文。比如去年印发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就对影视剧制作成本中的片酬占比,进行了明文规定——每部电视剧网络剧全部演员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片酬不得超过总片酬的70%。
不过,像郑爽天价片酬风波中,涉及的影视剧《倩女幽魂》,其制作时间其实已经在多次治理天价片酬现象之后,这也说明治理难度之大。
尤其是有的明星,通过阴阳合同,甚至一些公司股权的操作,来绕过监管举措,索要高额片酬,在破坏行业生态同时,还涉嫌偷税漏税。因此,规范行业发展,像浙江广电这样,进一步加强对天价片酬的治理力度,甚至是全流程跟踪核查,无疑相当有必要。
当然也要提醒的是,相关举措的设计是否合理有效是一回事,在现实中能否严格落地,起到治理实效,又是另一回事。明星高片酬现象,毕竟是持续已久的风气,在流量逻辑主导影视剧制作的背景下,要让明星片酬运行在合理的水平,仍然需要相当多的监管精力投入。
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影视行业既然不是垄断性的市场,那么,在对明星片酬进行强制干预介入的同时,也应该拿捏好尺度,让创作规律能够在市场的逻辑下正常发挥作用,避免过度地打压挫伤从业者的积极性。
总之,对广大的影视消费者们来说,他们乐见有关部门整治明星艺人天价片酬的问题,但同时也希望,整治的结果是带来更多更好更精彩的影视作品,而不是一潭死水的创作环境。这恰恰是对管理者管理水平的大考。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