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04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都某医院挂“热烈祝贺”条幅,为何让人感到别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0 17:3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成都武侯区第三人民医院某负责人12月10日回应,该院主楼悬挂的“热烈祝贺我院成为新冠核酸检测定点医院”,“初衷是告诉群众,医院已成为核酸检测定点医院,可就近做核酸检测,但存在用词不当,9日已将横幅撤掉。”一条有歧义的横幅引起不小争议,有表示理解的,也有觉得这很荒诞。
武侯三院是二甲区级医院,在大医院众多的成都市并不起眼。按照成都市卫健委的文件批复,该院于今年10月22日获得认证,成为当时全市128家新冠核酸检测机构之一。在当时的情况下悬挂这个横幅,应该说没有现在这个敏感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是医院建设的一个成就。
进一步检索媒体报道可知,武侯三院的核酸检测技术依托的是加强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也就是PCR实验室,它从去年底规划,今年6月份开建,70天完工使用,这个实验室同时可以做乙肝病毒和结核病菌的检测。站在医院的立场上,这是该院检测技术的进步,大张旗鼓地宣传也可以理解。
时移世易,当初横幅“热烈祝贺”的社会氛围在一夜间改变,成都于上周发现散发新冠病例,某些地区被划分为疫情中风险地区,加之感染者赵某的流调争论,成都的防疫局面一下子变得严峻起来。在疫情变得紧张前所挂的横幅就不再合适了,它的内容与现实对比强烈,看起来就很别扭。
也就是说,武侯三院的横幅之所以让人感到荒诞、荒谬,不是医院故意为之,而是在宣传的时候没能够及时跟进形势和社会心态的变化,在时宜性的衬托下,上个月还算说得过去的标语现在变得不合适了,会与医院的角色定位相冲突,无疑会冒犯到社会大众,这跟医院庆祝“门诊量暴涨”是一个道理。
区级医院的日子不好过,没有技术过硬的医生,门诊量流失,留不住病人,自然无法跟大医院竞争。在这种情况下,靠慢性病的医保病人勉强维持,是许多公立小医院的常态。遇到新冠疫情,能够参与核酸检测的市场份额,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获得稳定收益,对武侯三院当然是不小的欣喜。
12月9日,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人们有序排队接受核酸检测。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就横幅的荒诞效果而言,表面上是宣传的“锅”,对舆论不敏感,根本而言还是喜形于色的横幅混淆了本该谨守的内外、医患有别的界限。PCR实验室投入使用,是武侯三院硬件建设的成就,搁在医院内部庆祝就可以了,没必要公之于众。性质使然,医院最好是闷声发大财,全世界宣扬讲出来,就不对了。
在成都疫情风险陡然升高的一周里,武侯三院的横幅没撤下来,让人觉得这家医院似乎站在了不正确的一边,这种观感怪怪的。面对新冠疫情该保持怎样的态度才是合理的,也许平常可以不注意,但真遇到紧急状况,还得迅速找到恰当的姿势才好,就像不该谴责确诊病例赵某那样,武侯三院也不能“热烈祝贺”了。
这次成都出现零星新冠病例,因为各种原因,舆论影响很大很广。一个积极的影响是,面对如此危险的病毒、身处神鬼莫测的大流行中,国民之间应该本着什么立场,一个人要如何理性地评价不幸染病的患者,一家医院又要如何摆正位置展露仁心仁术,横幅事件既是武侯三院自我教育的机会,也为社会提供了反面教材。
在大流行引起人们焦虑、不安的状况下,在疫苗研发、治疗方案更新、群防群治等技术与政府响应之外,更希望看到人性的光辉,体会到互相关怀,有温度讲人情的社会不会过度惧怕病毒,哪怕感染了也有的治。所以,武侯三院横幅出现在错误的时间,张挂在错误的地点,与人们热烈期盼的善意“撞车”了,挨骂也是教育。
文 | 杜虎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