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61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托诱诊”折射医德坍塌

[复制链接]

6269

主题

627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3 18:0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6月27日,遵义市红花岗公安分局接到群众举报,在位于遵义市汇川区澳门路的欧亚男科医院,打掉一个以民营医院和下属“医托”部门共同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按警方通报,遵义市欧亚医院招募大量社会人员,对不特定人员进行添加聊天诱导无辜群众前往医院就诊,并在就诊过程中通过虚构病情、夸大病情、过度治疗等方式骗取群众钱财。(7月2日《新京报》)
  医者,仁心、仁术。作为医生,要有急病人之所急的悲悯情怀。同样,对于没有疾病的人,则表示欣慰和祝福,怎能招医托扮护士诱诊,以“无病治有病”,既骗人钱财,又使人的身体遭罪,甚至人为造成医疗伤害?发生这种缺德事,令人感到不寒而栗。这折射这些人的良心缺失,医德坍塌。
  普通人缺少医疗常识,去医院检查咨询,找医生看病,是对医生的信任,医生不能也不应该辜负病人的信任,更不能把患者的信任当成赚钱的机会,诱或他人“无病当有病、小病当大病”看,且掏空家底,浪费药物和医疗设备,并致使其遭受不必要的药物“伤害”,精神上受到惊吓,寝食不安,或者造成过度医疗事实,饱受折腾。
  医院请医托扮护士诱诊,彻底揭穿某些民营医院的丑陋面孔,击穿了人性底线,并再次佐证资本的血腥。因此,在医疗领域,如何克服资本的逐利本性,放大民营医院的优点,保证民营医生在良心轨道上运行,是一个社会命题,也是考验职能部门监管智慧、能力、水平的管理难题。眼下来看,监管部门还没有准备好,更没有找到破解问题的良方。
  由于患者对医疗常识的欠缺乃至匮乏,不能正常判断医生的诊断结果真伪,是一个明摆着的问题。这为个别医生尤其是民营医院为了逐利而“诱诊”“术中加价”等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病人被宰了,往往被蒙在鼓里,如果不出事故,往往患者还“感激涕零”。这真的令人担忧,也是对医德的莫大讽刺。
  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因此,对医生而言,这不只是医术问题,更是一个医德问题,而且,医生是先决条件,比医术更重要。显然,一个医生如果没有医德,那么他(她)就是一只披羊皮的狼,不知要伤害多少无辜的病人,包括“无病当有病、小病当大病”以及以医害人等。因此,必须把医德为作医生的硬杠杠,严格考核,做到“零容忍”。
  现阶段而言,破解民营医院医生缺德和宰人的医疗问题,还需监管发力,从源头加以预防,方能有效掌控局面,把“无病当有病、小病当大病”的现象阻止在萌芽状态。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