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62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警惕“群里留痕”式工作法

[复制链接]

6269

主题

627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25 20:1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年以来,某企业技术部门主管小张深切感受到了群多的烦恼。他负责的部门有应急管理、地质测量、技术培训、内业资料等。这些工作相对应的上级部门很多,这些上级部门都建立了各自的微信工作群或QQ工作群,大约有八九个。

  有了工作群后,很多工作安排、会议通知、检查信息就不通过办公系统,也不电话通知了,只在群里安排,很多需要上报的资料也在群里接收,还有一些现场检查的图片也需要上传到群里。小张因忙于工作,好几次没看到上级部门在群里安排的工作,有次还错过了发布在群里的会议通知,被领导狠狠批评了一顿。如今,只要群里信息提示音一响,他就条件反射般地抓起手机,生怕又错过。

  在基层人员看来,被这么多工作群所“绑架”,很大原因在于上级部门的痕迹化管理方式。有基层人员这样描述到现场检查状况:到了现场不是先安排落实工作,而是掏出手机拍几张照片上传到群里,这叫工作在群里留痕,表示“我去过”。

  工作留痕,其实就是方便上级对基层人员的检查管理,有照片、有定位、有记录,是对“合格工作”的要求。留下这些痕迹,至少表明这些人员到了工作地点,开展了相关工作,至于抓得如何反倒少有人关注。

  正是对工作留痕的要求过于简单化,不考虑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甚至不考虑基层人员使用“高科技手段”的客观条件,生生把加强管理的好经给念歪了。

  微信工作群等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准确有效地使用,确实可以提高基层的工作效率,方便工作推进,甚至减轻基层人员的负担。但是,工具的使用不可本末倒置。由于穷于应付各种各样的工作群,让部分基层人员主要精力放在了应付手机上,安排布置的工作沉不下去。一些上级负责人也滋生了懒惰思想,把工作群作为开展工作的捷径,不再下基层到现场调研了,需要什么素材,直接让基层人员去收集后发在群里报上来,就视为工作完成。

  一个基层人员手机里的微信群少则七八个,多则十几二十几个,哪个群的信息都不敢忽视,也不敢遗漏。更苦恼的是,有时上级领导发个表情,基层人员都得细加揣摩,要么发个表情,要么回应几句,表示领导的信息随时关注,一副随时听命的姿态。

  上级部门“多接一点地气,少一些套路”,不要让基层人员成为群来群往的“群奴”,搞得身心俱疲,这是基层工作人员的共同心声。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