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59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岂容运营商“悄悄坑一笔”

[复制链接]

6269

主题

627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11 17:3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深圳的消费者王女士致电中国电信客服投诉称,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从2017年11月开始,她连续4个月被扣了两项服务收费——七彩铃音月使用费和七彩铃音-SP彩铃通信费,每月共计15元。经过反复沟通,客服最终同意取消,并承诺返还之前多收取的费用。像王女士这样,被通信运营商“强制消费”开通“影子服务”的案例并不鲜见。记者调查发现,大量“影子服务”的收费纠纷,源于运营商的电话外呼营销。(5月10日《西安晚报》)
  相信不少消费者和我一样,都收到过这样的电话:“您是某某号码的机主吗?为了回馈您,给您提供xx增值服务”“让您免费体验”“给您推荐一个很划算的套餐”……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这只是让人烦心的骚扰电话,但不曾想,背后可能还藏着隐蔽扣费的陷阱。除非消费者保持沉默,否则说的任何话都可能成为运营商那的“呈堂证供”——一不留神一句“好的”或者“是的”,就成了在“语音合同”上盖下的戳,一笔话费就从账户上划走了。
  这就是所谓的外呼营销,打着“电话回访”“售后服务”的名义,行推销服务之实。很多消费者甚至在被扣费很久后,都浑然不觉。一方面是因为很多隐蔽扣费每个月只扣几块钱,没引起注意,更重要的是外呼营销压根不会发送短信提示或者邮件合同,不给消费者二次确认的机会。显然,在这样半哄半骗、强制扣费的营销模式下,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遭受严重侵害。
  即便像新闻中的王女士那样,发现了被隐蔽扣费的情况,还要经过反复沟通,才能被返还多收的费用。也就是说,对于运营商而言,隐蔽扣费几乎是没有成本的。要么悄悄地坑一笔,让人毫无察觉;就算被发现了,也让你维权困难;就算你维权成功了,无非就是把多收的退给你罢了。不会进行道歉、没有任何赔偿、无人为此担责,这样的“好事”,哪儿找去?
  无疑,监管部门不能再袖手旁观了,外呼营销一时禁绝不了,但二次确认必不可少;坑了消费者不能白坑,一旦证明运营商有违规之处,必须给予严惩。没有这些监管举措,要让运营商不再搞隐蔽扣费、“自废武功”,可能吗?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