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60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治理大气污染有必要禁止修车?

[复制链接]

6269

主题

627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08:4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报道,陕西渭南市区数家汽车4S店4月初陆续接到渭南市道路运输管理处的通知,从4月1日起至9月30日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6时禁一切修理作业。很多企业质疑:禁止一切修理不合理,不合实际情况,一般性维修如换轮胎、换零部件等,并不会产生废物废气,如此规定对企业经营影响极大。

  媒体曝光的渭南市林渭区运管所通知显示,出台这一措施的目的在于,“切实加强城区臭氧前体污染物的综合整治,实现削峰争良目标”。从改善大气环境、减少空气污染、让公众能够呼吸到清新空气的角度来说,当地“重拳治污”的初衷值得肯定。

  但这一纸禁令未免波及的面太广。按照汽修行业的特点,上午10点到下午6点,属于一天当中主要的工作时间,现在却被禁止一切修理作业,这和让汽修企业关门歇业没有什么区别。

  何况,对很多市民来说,修车也是一种“刚需”。半年时间里,一旦车出现了问题,不管多紧急都只能等到天黑才能去修,对于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可想而知。

  治理大气污染,民众自然需要配合。但主管部门不能只为了表决心,就完全抛开实际情况和民众诉求,而采取“一刀切式”的治理举措。

  禁止汽修厂一切修理工作,这不仅殃及无辜,也可能导致各方面的副作用,甚至带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反弹。

  城市要“精细化管理”,但严重到影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精细化”显然违背了其初衷和精神。精细化管理也是要尊重实际情况,特别是将民众的利益纳入考量当中。有了这样的异质思维,才会在政策出台前,进行充分合理论证;也会在拟定政策时,根据不同情况分类施策。

  类似这种“政府治污,民众吃药”的“一刀切”政策,还是修改修改为好。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