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59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何总有老年人对保健品情有独钟?

[复制链接]

6269

主题

627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4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31 20:2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父母迷上“健康讲座”,仅两天时间就花费数千元购买了功能不明的保健品。一番劝阻无果,西安市民王女士将“健康讲座”举报到了工商部门。而在查处现场,听讲座的老人竟纷纷指责工商执法人员“多管闲事”。(3月29日 西部网)
  原本是要保护老年人权益不受侵害的执法之举,为何会如此不受老年人待见?
  放眼现实生活,不知始于何时,一项专门针对老年群体的“健康讲座”几乎一夜之间便遍布了各个小区和大街小巷。同出一辙的免费讲座、免费发送礼品,从此便深深吸引了为数不少的老年人乐此不疲、欣然往之。
  然而,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情满满之后,最终成就的则是诸多老年人“深信不疑”、心甘情愿,高价购买品类繁多的各种“保健品”之窘状。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老年人对“保健品”情有独钟?难道真的是“疗效显著”,抑或是用了都说好?
  这些所谓的健康讲座,无非千篇一律播放或讲解一些老年保健常识、老年病防治和激情互动,同时辅之以免费的器械试用和工作人员万般温馨的关爱服务,其中最吸引人者,就是向到场老年人免费赠送诸如鸡蛋、米面、食油、雨伞、收音机等各式各样的实用礼品。
  乍看起来,如此这般的免费讲座还真有些高大上。老年人不但可以品味尊享有如上帝一般的服务,更有工作人员奉献浓郁的亲情关爱,有些甚至还会享受免费安排的集体组团旅游……这么多的便宜,于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老年人来讲,的确是种不享白不享的诱惑。
  但是,天下真有那么多免费的午餐吗?貌似阅人无数的老年人,想必早已练就了百毒不侵的金刚之身,可是谁也不曾想到,温情和“大方”背后,实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温水煮青蛙”之“局”。那些并不值钱的免费礼品已然满足了您白捡便宜的“小贪婪”,是为吊住胃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小嘴甜蜜直接叫得您飘飘欲仙,是为亲情迷惑;刚刚还在幸福中沉醉呢,这边厢又一声深情直白:好好关爱您自己的身体吧,我们可以提供神奇疗效的“仙方”,是为“一切之根本”。
  前有健康讲座的铺垫,中有免费礼品的分享,后面是比子女们还多得多的亲情表达的健康“关爱”,如此严密的连环套路招数之后,悉数登场当然就是功能独到的保健器材或者“包治百病”的保健品了。
  剧情至始,留给老年人的自然就是防不胜防。我们是该谴责老年人喜欢占些小便宜的“贪婪”,还是责怪他们毫无判断力的“无知”?说实话,换着年轻的你我,面对如此精妙的连环套路,未必不会“当局者迷”。
  人性的弱点,总是昭然若揭。殊不知,正是老年人的善良,老年人的喜好面子,老年人自恃不会吃亏上当的自以为是和老年人源于亲情缺失而衍生的寂寞和孤独不能有效排解,才使得无良商家的忽悠和欺诈无孔不入、屡试不爽;而潜心设计的请君入瓮妙计,看似简单的背后,谁说不是精美绝伦?
  又有谁真正知道,那些对“保健品”的情有独钟、执迷不悟,难道不是老年人难得糊涂的精神“毒瘾”寄托?
  为人子女,我们该不该反思给予父母亲情陪伴的缺失?我们有没有真正用心顾及年迈的父母们亲情失落的怅然若失感觉?
  作为执法监督部门,面对一个又一个老年人于痴迷中心甘情愿被骗,是否当心生惭愧?在其位谋其政,无良商家刻意为之的与正常上班时间“错峰”的安排,我们真的可以视而不见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未在此山中。愿天下子女,能够心中常思双亲,常回家看看,因为于父母来说,即便只是空手的陪伴,也会是幸福的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望守土有责的职能监管部门,少一些按部就班,多一些主动作为,用责任和担当对专事老年人的“保健品”欺诈严防死守、防患于未然。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