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9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打假维权不能仅仅依赖“3·15”

[复制链接]

6269

主题

627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10:0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报道,作为中国年度的“消费打假大戏”,2018年央视“3·15晚会”重点关注两大消费领域:一是农村市场成为消“废”品的倾销点,大量不合格产品进入农村市场;二是公共安全,包括工程材料等存在安全隐患等。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3·15晚会”之所以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主要是由于随着中国消费的持续升级,消费者维权意识日益增强。(3月16日中国新闻网)

  人们注意到,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主角”虽然陌生,但“戏法”似曾相识。仅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就包括:大众途锐质量问题、枣庄金顺源食品山寨露露、大量建材企业混淆“非标”当“国标”、道路施工“偷工减料”等。虽然这些“主角”或被及时查处,或立马给出整改措施,但是在一片叫好声中,也再次引发公众的质疑:为什么此类问题屡屡曝光,却依旧屡屡发生?

  客观来说,在常态化的整顿和清理行动中,不良商家总有方法规避检查,也是执法机关难以查处的原因。但是记者能够发现的问题,执法者却发现不了,结果消费者对打假维权的期待,从执法机关转移到了“3·15晚会”,无疑值得反思。

  首先,打假维权,保持市场的良性运转,是执法机关的义务。每一次“3·15晚会”的背后,都暴露出执法者的问题。违法现象屡禁不止,商家“死性不改”,说明对于制假售假的商家的处罚和监察力度需要进一步提升。另外,市场越来越发达的当下,打假维权工作也需要进行制度上的改良。执法者理应是其中的操盘者,而不是依赖和跟随媒体。纵观假货较少国家的市场化运行,假货的土壤相当稀薄,这得益于极其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主动而为的市场监管,倾家荡产式的处罚规则等,也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效仿的。

  总之,“3·15晚会”是打假维权的重要一环,但必须认识到,打假维权不能依赖“3·15”,不能仅靠媒体曝光。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就此而言,而应进一步完善维权机制、健全消费者投诉渠道。同时需要立法、执法形成强有力的闭环,这才是解决制假售假的根本办法。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