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38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责,不能无限期无底线

[复制链接]

6269

主题

627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31 11: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海闵行区教育局的官方微博“闵行教育”29日发出一则通告:认定缪娴“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符合规定要求,程序规范,结果有效。官方结论为这场风波划上了一个句号。
  闵行教育局在接到投诉后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顶着压力作出结论,说明管理部门的态度是认真的、严肃的。在通告,教育部门也详细列举了作出结论的理由和依据,将认定过程公布出来接受公众的审视和监督,说明教育部门也愿意为自己作出的结论负责。
  缪娴评高级老师的事之所以引发争议,当然跟2015年那起打医生的事件有关,这件事对缪娴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事发后,她主动从原学校离职。事发后第二年,缪某申请在上海落户,公示期间被网友发现,又引起了一番质疑。缪娴再次主动撤销了落户的申请。这次评高级教师,又一次遭遇质疑,我想对当事老师而言,这个教训已经足够深刻,她付出的代价也已经足够沉重。
  一次主动离职一次主动撤销落户申请,说明她看到了网友对正义的呼声,也看到了自己错误行为在社会中引发的反弹,现在该是社会放下的时候了。任何处罚都是有期限的,法律中讲责罚相当,罚当其罪,道德审判也一样不能无限期无底线地拷问。网民对正义的呼唤是社会进步的力量,但用力过猛容易变成道德暴力。
  显然,在当事人已经认识到错误,并且已经付出代价的前提下,再拿两年前的事说事,纠缠于细节之中,继续追责,试图钉死在耻辱柱上,已经不合适了。因为这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越权了也越法了,也违背了舆论关注的初衷。教育部门和社会理性声音也不可能支持这种不合理的要求。
  在这起事件中,有一点是对的。师德不仅应该体现在学校里,也应该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想把两者撇开的做法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个人不应该有两副面孔。同样的,遵纪守法不仅是老师,也是所有人应该遵循的规范,这跟从事什么职业无关。道德约束也是有效力的,不要轻视这种影响力。这不仅对当事人是个教训,对所有人来说也都是教训。信息时代,让陌生人社会部分具有了熟人社会的一些特点,你的一些行为也可能成为公共事件,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地域和人群的界线某种程度上已经被打通。犯了错以后想把自己巧妙地隐藏起来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想换个环境重新开始的难度越来越大。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曝光者,如果不检视自己的行为,成为被曝光的那个人的概率是很高的。
  当然,这种曝光行为并不都是正义的。在缪娴一案中,网友有些行为是合法的,有些行为则是不合法的。网上揭露的所谓真相有些是事实,有些则属于编造。为了寻求正义,用了不正义的办法,这既不是正义达到的正当方式,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正像处罚需要一个合理的度一样,网络曝光、讨论也是需要度的,对度的把握左右着网络正义能走多远。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