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8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红学院”遭吐槽,校方一片苦心毁于命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22 14:5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重庆工程学院开设“网红学院”一事引发不小的争议。原来,该校与当地某企业举办了一个名为“星运网红(行业)学院” 的校企共建项目,希望通过合作,解决网红行业“现阶段缺乏大量的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人才”的问题。

湖北的龙虾学院刚改名,又冒出来“网红学院”?这不就是前一阵被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批评的奇葩专业吗?不少网友疑问,“网红学院”是该校的独立学院还是下设的一个专业? “网红学院”教授什么课程,谁来授课?还有网友担心,“网红学院”的成立,是否会在学生间带来对“网红”“主播”等行业的过度推崇?

重庆工程学院回应质疑称,“网红学院”既不是该校的独立学院,也不是学校的一个具体专业,而是学校与企业进行的一个培训项目,针对管理学院的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等(大四)毕业班的本科学生展开,由企业提供培训老师和实践机会,学校提供场地和设备,学生凭自愿参与。

看到这里不难发现,所谓的“网红学院”,充其量其实也就是一个网红方向的定向(培训)班,更像是一门选修课。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部分学生的择业问题,“考虑到他们本身感兴趣,而且也有相关的实用性,比如现在的电商行业也会做网络直播促销等”。

平心而论,在大学生就业形势紧张的当下,诸如重庆工程学院这类普通二本学校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学校面向网红经济这一热门行业,与企业联合开办培训性质的课程,其实是学校帮助学生就业的一种积极尝试。这样尝试看似有些“出格”,却包含着学校的良苦用心。

之所以会引发公众的质疑,恐怕与人们对一些高校不负责任,盲目追赶潮流,在师资、课程等都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设置“奇葩专业”的印象有关。

实际上,一些学校与企业合作时也确实存在随意的问题,喜欢滥用名词、乱造声势。就像这次的“网红学院”,实际上本来只是一个校企合作项目,只是一套类似于选修课的培训课程,却非要冠上一个“学院”之名,语不惊人死不休。

早前的龙虾专业,其实也不叫龙虾专业,媒体报道时为了吸引眼球,用这一名词,学校也乐见通过这种方式扩大社会影响力,结果给人不靠谱的感觉。如果“网红学院”一开始就命名为“电商培训班”“主播培训班”或者其他更务实的名称,一切很可能就风平浪静了。

高校应对新事物、新行业持开放、包容态度,随着网红经济的崛起,学术界对这一产业关注或许会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或将提上日程。但在条件还不充分的情况下,高校的尝试应该保持务实、谦逊的态度;以哗众取宠的方式引发关注,最后收获的可能只是嘲弄。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