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一则关于量子点电视真相的报道引起了许多消费者的热切关注。报道指出,面对“量子点”等新家电技术名词,消费者需要加以甄别,保持科学理性。而来自消协、工商部、中国家电网的专业人士提醒消费者,一定要警惕量子点液晶电视的蓝光伤眼问题,在选购电视前了解清楚产品相关情况,切勿因贪图一时新鲜而带来无限麻烦。 “新概念”帽子下的“旧产品” 家电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让现在的新功能、新技术层出不穷,而与之配套的概念炒作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在电商“6.18”大促销时,不少厂商迅速进入了“营销花样”比拼的紧张时期,其中量子点电视的宣传实在表现“生猛”。 “革命性技术”、“新一代显示技术”、“未来之光”,走一圈家电卖场会发现,量子点电视几乎自我标榜为了全世界“最”好的电视产品。 然而,从消费者陈先生向北京卫视的投诉来看,量子点电视的真相似乎并不那么“美好”。 陈先生本想豁出一万多元体验下新电视科技,结果买来的却是无尽的烦恼:一看量子点电视眼睛就特别干,不容易睡着觉。自家孩子看时还会看到流眼泪,想退货商家都不让退。为何这看似艳丽的电视会如此呢? 根据资深家电专家刘步尘的说法,目前市场上在售的所谓“量子点电视”,准确讲应该叫“量子点背光源液晶电视”。也就是说,量子点技术本质上是众多色域提升技术中的一种,和RGB LED、广色域CCFL等一样,都属于广色域背光技术,不过是让液晶电视看起来色彩更鲜艳些罢了。而真正的量子点电视应该是电致自发光的,目前这种使用液晶背光的雏形产品只是顶着“量子点”概念帽子的液晶电视。 科技背后的健康威胁须警惕
笔者从中国家电网副总编辑马聪处了解到,蓝光伤眼的危害已被确证是广泛存在于各类使用液晶屏幕的产品中的,而量子点电视的本质就是在液晶电视的蓝色背光源前加一层量子膜或一根量子管,由于量子点电视是通过纯蓝光源去激发量子点中的光子的,所需蓝光强度更高,其成像过程将进一步加剧蓝光的发散。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蓝光伤眼等问题。 另一方面,北京市工商部门面对电视市场的消费乱象也积极行动,对量子点电视的虚假宣传、健康威胁等问题进行了卖场走访调查。朝阳工商分局相关人士表示,选购电视时要留意产品是否有相关认证,从使用说明书等材料中仔细甄别产品信息,警惕如量子点电视等蓝光过量产品带来的危害。 在消费升级的大潮下,电视新品层出不穷。到底哪些是真科技、哪些是假概念,作为消费者的我们需要擦亮双眼。要是图新鲜买了台蓝光排放量高的电视,影响了眼睛的健康,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