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孙立人被“软禁”33年,妻子逼他纳妾,结果生下4个科学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他是抗日战争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军,更是有着“东方隆美尔”的称号。可就是这样的一位在缅甸战场和抗日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将军,晚年竟然只能种玫瑰卖钱以维持生活。
不光如此,妻子还逼迫他纳妾,最终生下4个科学家。他就是孙立人将军。
1900年冬天,孙立人生在安徽庐江金牛镇的一个书香家庭。5岁那年,生母方氏走了,父亲孙熙泽对他要求特别严,读书写字半点不能含糊。
9岁时,父亲去青岛做事,把他也带了过去,送进一所德国教会小学。有次在海边玩,孙立人捡了块漂亮的彩色石头,一个德国孩子想要,他不愿意给,就被狠狠扇了一耳光。
这一巴掌他记了一辈子,后来跟部下说:“我那会儿就想,咱中国人要是不强,一辈子得受外国人欺负。”
这股不服输的劲儿,孙立人后来用到了读书和运动上。
1913年,清华学校招生,安庆近千人报考,孙立人考了第一,成了清华庚子赔款留美预科的学生。在清华的那几年,他不光书读得好,篮球打得更出彩。
孙立人身高一米八几,跑跳灵活,是校篮球队队长,还入选了中国男篮,参加1921年远东运动会。那会儿菲律宾是亚洲篮坛霸主,孙立人打后卫,满场飞奔,最后带领中国队赢了菲律宾,还击败了日本队,拿了中国在世界大赛上第一个篮球冠军。
外国报纸都夸:“中国把‘东亚病夫’的帽子扔进了太平洋。”
1923年从清华土木工程系毕业,孙立人按家里的意思去美国普渡大学读工程,毕业后在一家桥梁公司当工程师,月薪200美金,还有私人轿车,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可他总想起青岛那记耳光,想起国内军阀混战、老百姓受苦的样子。1925年,他做了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放弃工程师的工作,去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军事。
这所军校是美国将军的摇篮,训练严得要命,老生还能随便打骂新生,跟他同去的几个中国学生受不了,没多久就退学了,劝他也走。孙立人却咬着牙留下:“这是锻炼,能扛过去才算真本事。”
1928年,孙立人学成回国,先在中央党务学校教军事,后来经宋子文介绍,去了财政部的税警总团当第四团团长。这支部队名义上是查走私的,其实是宋子文一手打造的“私人军队”,装备比不少正规军还好。
孙立人把在弗吉尼亚军校学的东西全用了上来,早上5点就起床跑五公里,下午练射击、拼刺刀,晚上还让军官学英语,甚至搞体育比赛,田径、游泳样样来。士兵们一开始觉得累,后来打起来才知道,这些训练没白费。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税警总团以第8军名义开赴前线。孙立人带的第四团守在苏州河畔,日军一次次渡河,都被他们打了回去。
11月3日拂晓,日军大举偷渡,孙立人带着弟兄们打了8个小时,把日军赶了回去。当晚,他想带人破坏日军的浮桥,没想到被发现,炮弹炸过来,他全身13处受伤,昏了三天三夜。后来宋子文派弟弟宋子安把他送到香港养伤,直到1938年才痊愈。
这次受伤后,他体内还有一块弹片没取出来,阴雨天就会疼,可他从没跟人提过。
伤好后,孙立人又参加了武汉会战,立了几次功,渐渐在军界有了名气。后来国民政府把税警总团残部改编成缉私总队,孙立人当总队长,驻地在湖南长沙岳麓山的清华旧址。他又招了3000多湖南兵,训练了一年多,这支部队成了精锐。
1941年,这支部队改编为新编第38师,孙立人任少将师长,隶属于第66军,这就是后来在缅甸战场大放异彩的部队。
1942年4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孙立人带着新38师去了缅甸。那会儿英军第1师和装甲第7旅被日军围在仁安羌,粮弹快尽,连饮水都没了,急得向中国求援。孙立人派113团团长刘放吾带部队去,自己也赶到前线指挥。
当时日军有7000多人,113团还不到1000人,可孙立人摸透了日军的弱点,集中火力打要害,硬是打了两天两夜,歼灭日军1000多人,把7000多英军救了出来,还救出了500多被俘的传教士和记者。
这就是著名的“仁安羌大捷”,孙立人一战成名,史迪威将军夸他是“货真价实的军人”,英国还给他颁了“大英帝国司令勋章”。
后来远征军大撤退,杜聿明要带部队往野人山走,孙立人觉得不对劲,野人山全是原始森林,没补给,走进去就是送死。他没听命令,带着新38师往印度撤,虽然绕了远路,却保住了大部分弟兄。
到了印度兰姆珈,部队换上美式装备,整训了一年多,成了后来反攻缅北的主力。1943年10月,孙立人率部反攻,打胡康河谷、攻孟拱,一路把日军赶跑,直到1945年1月和中国远征军在芒友会师,打通了中印公路。
整个缅北反攻,他带领的部队歼灭日军3.3万多人,是抗战中军级将领里杀日军最多的。
孙立人的一生,有3个十分重要的女人。
第一任妻子龚夕涛,是父母包办的婚姻。孙立人19岁那年,家里给他定了亲,女方是山东巡抚龚积柄的妹妹。新婚没两年,孙立人就去美国留学,龚夕涛留在庐江老家,成了孙家的 “顶梁柱”。每天端药递水伺候公婆,家里的田产、家务都靠她打理。
孙立人在美国读书、在部队打仗,夫妻俩聚少离多,偶尔通封信,也大多是说家里的琐事。1928年孙立人回国后,想接龚夕涛去南京,可公婆年纪大了多病,离不开人,龚夕涛只能留下。
也就是在南京独居的日子里,孙立人遇到了第二任妻子张晶英。
1930年,30岁的孙立人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17岁的张晶英,她是南京汇文女子中学的校花,活泼开朗,跟传统的龚夕涛完全不同。孙立人一见倾心,展开了追求。
可那会儿他还没离婚,父亲孙熙泽也反对:“龚家姑娘贤惠,你不能对不起她。”但孙立人铁了心,1932年还是跟张晶英结了婚,没办大酒席,只有几个朋友在场。龚夕涛知道后,没哭闹,只是跟孙立人说:“我不走,我得伺候爸妈。”
后来公婆去世,孙立人回家吊丧,乡亲们都不搭理他和张晶英,只有龚夕涛端茶倒水,忙前忙后。丧事结束后,孙立人把孙家的家业都留给了龚夕涛,算是一点补偿。
张晶英跟孙立人感情很好,1949年跟着他去了台湾。可夫妻俩有个遗憾:一直没孩子。1950 年,两人去医院检查,才知道张晶英不能生育。那会儿孙立人已经50岁了,张晶英心里特别愧疚,就劝孙立人纳妾。
孙立人一开始不同意,说“有你就够了”,可张晶英一直都没放弃,四处物色合适的人,最后选中了护士张美英。
张美英不到30岁,护士学校毕业,性格温顺,对孙立人很敬重。1952年,在张晶英的安排下,张美英成了孙立人的第三任妻子。
那会儿台湾已经实行一夫一妻制,张晶英为了让他们名正言顺,还去庙里出了家,法号“清扬”。婚后,张美英给孙立人生了2个女儿、2个儿子,张晶英也把孩子们当亲生的疼,几个女人相处得很和睦。
后来孙立人被软禁,张晶英和张美英一起操持家务,卖首饰、种庄稼,从没抱怨过。
1949年国民党退到台湾后,孙立人一开始很受重用,当了“台湾防卫总司令”,后来又任“陆军总司令”,被授予二级上将。
美国人很看好他,觉得他懂军事、跟美国关系好,这让蒋介石很忌惮,他怕孙立人跟美国合作,动摇自己的地位。
1955年,蒋介石找了个由头,说孙立人的部下郭廷亮想“兵变”,把孙立人抓了起来,后来虽然没定罪,却革了他的职,把他软禁在台中。这一禁,就是33年。
刚被软禁的时候,孙立人一家日子过得很苦。没了薪水,张晶英把自己的首饰全卖了,才撑了几个月。后来实在没辙,孙立人就在自家后院开了块地,种水稻、蔬菜,还养鸡、养鸭。
院子不小,他又种了玫瑰、兰花,开花后让张美英拿到市场上去卖,赚点零花钱。因为玫瑰种得好,附近的人都叫他“玫瑰将军”。
软禁的日子里,孙立人没少受监视。家门口有个警卫室,24小时有人盯着,孩子们的同学来串门,都得被盘问半天;家里的电话一响,先有工作人员接起来听,确认没问题才转给他们;孙立人想出去散步,都得跟“副官”报备。
有一次,长子孙安平在台湾清华大学毕业,想让父亲去参加毕业典礼,都被拒绝了;蒋介石去世,孙立人想去灵堂行礼,也没被允许。
可孙立人没被打垮。他还是每天早上6点起床,先绕着院子走两圈,然后去菜园子里干活;下午教孩子们读书,跟他们说:“教育是脱贫的关键,明辨是非才是真本事”。
他自己也保持着习惯,喝牛奶的时候,喝完总会加半杯白开水,把杯子涮干净再喝,这是在缅甸战场养成的习惯,那会儿美军空投的炼乳少,每次都得把罐子涮干净,一点不浪费。
孩子们也很争气。长女孙中平考了台湾清华大学核子工程系,后来去美国读博士,进了IBM工作;长子孙安平也是清华毕业,成了物理学家;次子孙天平学计算机,次女孙太平学化学,都在美国名校留过学,成了各自领域的专家。
除了自己的4个孩子,孙立人还收养了7个烈士遗孤,自己日子再苦,也没让这些孩子饿着,后来这7个孩子里,出了滑铁卢大学终身教授揭钧、天文学家李严这样的人才。
晚年的孙立人最想念家乡。他老跟孩子们说庐江的老家,说门口有棵老槐树,春天开白花,说母亲做的安徽菜有多香。
1988年,他恢复自由后,派长子孙安平回大陆寻亲。孙安平到了庐江才知道,龚夕涛还在孙家老宅,一辈子没再嫁,伺候完公婆后,就一个人过,1980年去世前,还给孙立人留着房间。
孙安平拍了龚夕涛的墓碑照片带回去,孙立人看着照片,哭了半天,说:“我这辈子没对不起谁,就对不起她。”
1990年11月19日,90岁的孙立人在台中家里病逝。
临终前,他还念叨着“回家”,想回庐江给父母上坟,想看看龚夕涛的墓。他的葬礼办得很隆重,旧部、亲友来了近万人,李登辉、宋美龄都送了花圈,台湾当局还颁发了“国家褒扬令”,表彰他的抗战功绩。
可孙立人一辈子最在意的“清白”,是死后才等来的。
他被软禁时,“孙立人案”就有人觉得是冤案,可没人敢说。1988年他恢复自由后,旧部就开始为他奔走平反。
2001年,台湾“监察院”公布调查报告,明确说“孙立人案”是假案,郭廷亮的“自白书”是被逼着写的,孙立人根本没参与“兵变”。2014年,台湾“监察院”又进一步确认,郭廷亮不是“共谍”,孙立人是被冤枉的。
可惜,这些他都没能亲眼看到。
如今再提起孙立人,有人记得他是抗日战神,有人记得他是“玫瑰将军”,也有人记得他对龚夕涛的愧疚。但不论如何,他都值得我们铭记。
兜兜历史迷V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