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67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 的 长 沙 情 结

[复制链接]

1057

主题

161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16:5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 的 长 沙 情 结          
                                    李      石         
      古城长沙,我已久违。

     然,自前年起,我就一直住在这里。六十多年特别是近三年来的所见所闻,使我与她的感情越来越深,我也越来越受到鼓舞,可以说,我与她在许多方面的情结,已经很难割舍,也很难诠释。  

     我出生在旧中国,祖居本省西南边陲一个小山村。我家门口有一条小溪,她不舍昼夜直注湘江。在我还是孩提年龄时,我的祖母就说,这条河要流过我们的省城长沙,流到大海去。那时,我就把我朦胧的情感与“长沙”这个动听而有份量的名字联系起来了。

    后来,我在长沙军校受训的伯父回去探家,他告诉我,长沙是个大城市,有许多大街小巷,有许多机关学校和古迹。这时,我就进一步地想,我的家能与省城相连,我的伯父又能在省城受训,这不仅是我全家的福份,更让我感到相当荣耀。

    不久以后,听说日本人打进来了,在鬼子们还没入侵长沙时,特务分子就把她烧成了一片焦土。对于一个十分幼稚的乡下孩子的我来说,听到这些凶讯,心里总觉有些不安,甚至还幼稚地向人问起她的命运来:长沙究竟被烧得怎样?那里的老百姓日后又怎样生活?她今后还能不能再做我们的省城……

     一直到解放以后进入学校读书,我的心灵深处,还不断跳出“长沙”这个亲切而又让我挂牵的名字,浮现出我在幻觉中构想着的她的壮美景象,担忧着有关她的未来的命运。闲暇时,我天真地观看她和与她有关的地图,勾勒她和与她有关的景观。在我通过课文和报纸对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我便对她生出许多深层次的关切和景仰。我总认为:长沙是我们国家著名的省城之一,她不仅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更是一个威武不屈和精英辈出的英雄城市。我能忝列这这无数英雄后裔之中,吮吸她的乳汁,享受她的呵护,接受她的熏陶,沐浴她的光辉,此生之最大的荣耀,也莫过于此。  

     我第一次到长沙,是19562月。那是应《中国青年报》报之邀换车而有意在这里逗留的。那天天气很好,大街小巷都充满了春天气息,大多商家门口,似都拉起了“联营”的大红横幅。我在好奇和鼓舞之余,看到的却是我意想之外的景象:她,城区并不广阔,除了几所有名的学校和古建筑物,那蹙缩在河东的街道,不仅破旧,而且狭窄,曲曲折折,不时还看到当年大火过后残留下来的焦木和瓦砾,闻到那大街小巷这类物品散发的怪异气味……也许因为她长时间给我的印象就十分美好,不多久,我的眼前就浮现出另外一种令我亲近并且景仰的景象;当年,日本侵略者几次大举进攻,包括我伯父在内的成千上万三湘儿女的鲜血就曾为她而英勇地流淌;在解放战争进行得最激烈时刻,三湘之高层人士就曾以大智大勇将她完美地保存下来;解放以后,这里的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克服许多艰难困苦,不仅保存和发展了她深蕴的历史文化,还使她不断繁荣富强起来。可以说,她是一代又一代三湘儿女用血汗逐日逐月逐年开创和打拼出来并在他们心目中很有份量的城市,是一代又一代满怀才智的三湘儿女,用智慧和鲜血乃至生命多次保卫和不断建设起来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知晓和景仰的英雄的城市!

    我第二次到长沙,是19622月。那时,我上了年纪的伯父和就要走出学校的我都先后被打成“阶级敌人”,为了寻找一条活路,我决定像我家乡的某些年轻人一样,乘车远走西北大漠边关。当时,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活着闯,死了算。但,车到长沙,我下来了!

    这天正下大雪,满城是白茫茫的一片,我来到在一家省报工作我原来的老师家里,并且大胆地向他说出了自己的打算。他知道我早被就读学校“双开”并且被打成“阶级敌人”,可他和他的家人并没嫌弃我,更没有立即将我赶走的意思,反而将我当客人招待。当天晚上,他叫我对坐在煤炉火旁,推心置腹地对我进行了两段使我的人生观发生根本改变的谈话。

    首先,他问我:“学校当局给你打成‘敌人’,从内心上讲,你到底是否曾与人民为敌过?”

    我坚定地说:“就是把我烧成灰,也找不到‘反党反人民’的灰渣滓来!”

    他又很严肃地接着问:“你既然没有这种思想,那你这样冒冒失失地胡乱窜荡,还企图偷越国界,不就是与人民为敌的人所要干的么?”      

    这话竟问得这样意想不到,我一时无言以对。

    他见我被问住了,又继续给我讲了许多有关的大道理和小道理,最后还耐心地开导我说:“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就有许多曾为革命做出过贡献的好同志被冤屈过,连毛主席、邓小平也还曾背过长时间地被打倒过,何况你一个普通学生娃子?”

    当我听到“学生娃子”、“被冤屈过”等词语时,我的执拗的心迅即激荡起丝丝的温情和暖意。是啊,当年正处在那种境地的被冤屈的我,是多么地需要有政治份量的人来理解啊,哪怕他是在无意的谈话中无意地差遣一两个稍微温情的字词甚至只是商讨的语气,也使我得到莫大的安慰。此时此地,这短短的话语和精确的用词,包含了和包含着一个在党教教育下又正为党的宣传工作把关一方的师长的他对犯错误的我的多么深透的了解、宽恕、信任和期望!我想:听他说的这话,我是有救的,看他和他家人的行动,我还没到达绝望的地步,我不能让我的老师失望,更不能再与党和人民的事业背道而驰……

    我动摇了!

    后来,他又十分娴熟地讲起了当年79军将士为抗击日寇,用鲜血和生命保卫长沙的悲壮情景,还举出了一连串师长、团长和营连长的姓名和他们的英雄事迹,然后若有所思地说:“他们迄今为止得到了什么?——战死的暂且不说,那些还活着的你不是一点也不知道罢?”

    听到这里,我情不自禁的联想起了我伯父当年在这里率领全营弟兄出生入死的壮烈情景和他其后回到家里的不公平的待遇,想,我与他们相比,我的这种所谓“不平”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老师毕竟还是老师。他见我原来的思想很有些动摇了,就点到为止,说:“明天带你在长沙内外转转,你就主动回家去。不信到时候还好不起来。”

    依照老师的说法,我打消了原有的念头,重又回到了我的老家,开始与泥土打交道,其后又当“孩子王”,通过二十几年的艰苦努力,我们国家的面貌果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和伯父都得到了平反不说,我的几个孩子和他的孙子孙女都先后考进了长沙,其后还有好几人留在这省城工作,成为省城几条战线的骨干力量,我退休之后,也携同老伴住到了这里。起初,老伴有时还生出错觉地问我:“这不是在作梦吧?”我无不清醒而又带着几分骄傲的情神告诉她:“这是百分之百的真实!”

    在住进长沙的这些日子里,我亲眼看到了我们古老而又年轻的省城突飞猛进的巨大变化:除了市区比原来大出几十倍近百倍,其他各项建设都在飞速向前:现代化的街道,笔直宽敞;飞架的桥梁,彼此勾连;高楼鳞次栉比,铁塔直插云天;新建的小区,有如雨后春笋;新辟的公园,多系锦簇花团;车辆如流,行人如织;文物古迹,比比皆是;学校医院,遍地开花;文明之风、和谐之风,日盛一日;科学之路、强省之路,越走越宽。天心阁、橘子洲、岳麓山的面貌早非昔日可比;年嘉湖、沿江大道、各开发区的建设更是一月一重天!白天,我行走在这母亲般的街道上,历史的悲壮和眼前的璀璨总时不时融汇成巨大的春潮,在我起伏的胸中奔流激荡;晚上,我伫立在高楼的屋顶上,看那远近的满城不断变幻色彩的灯火,一种告慰前人和先烈的巨大音符又不断在我的情怀里跳荡和升华。

    一天,我携同我的老伴去看望我原来的老师。他已近80高龄,可身体和精神却非常好,记忆力更在我的想象之上。当我们谈及当年的往事和这里的巨大变化时,他竟娴熟地复述起省里几位主要领导发展湖南讲话的主要内容来。最后,他不无骄傲地说,新近的长株潭一体化正在创建,我们湖南不久的将来就要成为一个经济大省、人才大省和科技大省。我听后,不仅对省领导们的雄心和才智佩服得五体投地,更为今日的新长沙、新湖南、乃至整个新中国的巨大变化而由衷地欢欣鼓舞。

    转眼,我也是七十老人了。我爱我的祖母,我的父母,我的伯父和老师,我爱我的故乡,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祖国,我更有很多很多的理由,珍爱我们“惟楚有材,於斯为盛”正昂首阔步向前迈进的新省城新长沙!

   让我深情地拥抱你吧,我终生向往和深深挚爱的省城长沙!(该文写于2006年底,为纪念家人住进长沙8周年重发)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7

主题

161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2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17:23:41 | 只看该作者
新省城新长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7

主题

161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27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17:24:03 | 只看该作者
祝楼主的家乡越来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