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层干部“花式出圈”要掌声也要理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6: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期,一波基层干部通过花式“整活”宣传家乡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火,掀起一场基层“数字出圈”风暴。重庆綦江三角镇蒋婷婷通过魔性转场视频助力农产品走出大山;四川绵阳秀水镇冯胜国团队在油菜花田“尬舞”的视频短短几天播放量破亿,带动当地客流量激增。

基层干部“花式整活”为何能破圈?关键在于“反向认知”。流量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这种放下身段、利用技术赋能的创新方式,意外契合了短视频传播的爆款逻辑。基层干部褪去西装革履,以“土味美学”形象闯入公众视野,打破了公众对干部的刻板印象。以绵阳市安州区秀水镇80后书记“尬舞”为例,将传统文化与流行元素融合的基层干部,成功触达年轻群体,实现了跨越代际的传播沟通。

在关注“流量变现”的同时,我们需冷静分析“狂欢”背后的风险。一方面,注意力透支危机已然显现。相同的背景音乐、雷同的拍摄风格,“抄作业式”的机械模仿给观众留下蹭流量的负面印象。另一方面,需防范价值异化风险。要厘清干部与表演者的职能边界,认清创新与跟风的本质区别,兼顾趣味性与严肃性,维护基层治理的权威性。同时要警惕形式主义问题,如数据造假、本末倒置等,始终坚守“流量惠民”初心。切忌为追求溢价购买点赞,为“出道”耗费过多时间拍摄影响工作,或为打造IP盲目投入却缺乏产业支撑。

当然,只要服务文旅发展的初心真诚,我们就应给予充分支持。特别是在数字赋能方面,要帮助基层干部实现基层数字管理的结构性跃迁,构建“基层数字能力矩阵”,提升其内容创新力和特色产业洞察力。具体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系统化创作。基层干部拟定主题方向、提供当地素材,联合融媒体部门共同策划,并邀请观众评估传播效果,形成“干部出镜+专业策划+观众评估”的闭环。二是动态化研判。技术人员和相关部门需定期监测评论反馈,及时启动应对预案。三是针对性培养。通过“理论培训+实操演练+复盘提升”模式,将媒介素养与产业知识相结合,使基层干部既懂传播规律又明市场逻辑。

当行政夹克的庄重与油菜花的风景相得益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流量经济的狂欢,更是数字文明浪潮下文旅产业的生动蜕变。这场始于田间地头的“花式整活风”,其落脚点必须始终聚焦于为当地文旅发展的实践探索。

作者:余锐颖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