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1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花钱找工作被骗50多万,板子不能只打骗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3 11:5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北京铁路公安局神华公安处破获一起以“介绍工作”为由,骗取他人钱财的案件,涉案金额达50余万元。目前,嫌疑人因涉嫌诈骗被石家庄铁路运输检察院批捕。(1月2日 澎湃新闻)

近年来,谎称“人脉广”“关系硬”以“介绍工作”为由诈骗他人钱财的案例数不胜数。2024年6月17日,甘肃兰州西固大学生小宋被靳某、于某等人以可以解决工作为由诈骗21万元。该案涉及甘肃兰州、天水、白银、金昌、定西、平凉、武威等8个市州应往届毕业大学生受害人400余人,涉案总金额8000余万元;同年11月,云南晋宁一名自称某电力公司办公室主任的男子,哄骗多名找工作老人,只要交300元保险费就可以到厂里上班,11名老人上当受骗,犯罪嫌疑人被当地警方抓获。

这些以“介绍工作”为由诈骗钱财的诈骗分子最终都难逃法网,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他们为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但板子不能全打在骗子身上,被骗者自身也有不小的责任。

仔细梳理这些案例不难发现,骗子的骗术其实一点也不算高明。可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甚至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也照样上当受骗呢?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现如今实体经济下行的语境下,想找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比登天还难,央国企、机关事业单位招聘更是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异常惨烈,一些不法分子正是抓住了毕业生及其家长急切找一份体面工作的心理,精心设计圈套,以“找工作”的名义实施精准诈骗。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消息,2022年1月至2024年8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各类求职诈骗犯罪4708人。该类犯罪中,不法分子利用有的求职人员渴望“高薪”“稳定”就业的心理,为求职者设下重重陷阱,或虚构招聘“精心做局”,骗取相关费用;或打着“正规机构”旗号招聘人员,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编织“付费内推”谎言,虚构人脉骗取钱财;或瞄准灵活就业群体,利用新就业形态精准设局。

殊不知,现如今央国企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才招聘,外部监督和审计越来越严格,内部监督制度也越来越健全,就算“人脉广”“关系硬”,也不见得行得通,花钱找“关系”就能安排好工作的“美事”,已成为不可能。

这也给正在或将要求职大学生一个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随处有陷阱,求职找工作一定要增强防诈防骗意识,通过正规途径参加岗位竞争,切勿轻信有“熟人”、有“门路”的谎言,也不要轻信“高薪”等招聘信息,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轻易支付相关费用。如遇以“介绍工作”为由诈骗钱财的“好心人”,要果断拒绝,切勿抱侥幸心理上当受骗。
作者:维扬书生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