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2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去公共场所可不采集核酸”,这种常态化核酸能接受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6-10 18:0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杜虎
近日,媒体报道,日前有网友在人民网留言板投诉,说河南范县核酸检测服务点少人多,排队一小时也做不上,人员聚集也有感染风险,希望解决。
范县县委县政府督察局对此回复称,常态化核酸检测不等于全民核酸检测,不去公共场所,不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可以不参加。回复还说,县城区常态化检测点24个,可以满足县城区人员核酸采集需求,现在参检人员逐步减少,不存在大量人员聚集排队现象。
范县的回复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的热议,在大众的理解当中,常态化核酸约等于全民核酸,但范县的回复将二者区别开来,区别的标志是检测范围,全员核酸需要不漏一人,但在范县的回复当中,常态化核酸是采用自愿原则,“不去公共场所、不坐公交车可以不参加常态核酸检测。”相比较于其他地区的检测要求,范县好像已经算是相对宽松了。
资料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6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称,没有发生疫情也没有输入风险的地区,查验核酸不应该成为一种常态。不少网友拿这条回复质疑范县。不过要说明的是,范县在6月2日报告了两名上海返乡的无症状病例,至少是存在输入风险的,很难说当地是违反了卫健委的最新要求。
从网络舆论的反应来看,针对范县官方解释的质疑,其背后所反映出来的网络情绪并不是范县所引发的,而是各地层出不穷的常态化检测要求导致的,实际上范县只不过承压了各地网友对于各自地方不合理的核酸检测要求的不满。最大的质疑首先是常态化的必要性,这个必要性的标准实际也就是6月9日国家卫健委所讲的,科学确定制定核酸检测策略,划定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
民众不满的情绪并非是核酸检测,作为目前与病毒抢时间的有效手段,核酸检测依然是防疫的重要依仗。但是一些地方,不顾当地疫情的实际情况,盲目追求万无一失的极端效果,试图用频繁核酸检测来消弭任何可能的疫情风险,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但防疫的收益却乏善可陈。
资料图
一些地方表面说是常态化检测,坚持愿检尽检,但在政策执行的过程当中,出台了一系列的限制政策,使得不做核酸,几乎寸步难行,客观上将常态化检测演变成全员检测,一来增加了民众的不便,二来也是增加财政的负担。
退一步说,即使民众主观上愿意配合,若得到的服务差强人意,依然会感到疲惫又无奈。核酸检测点减少,排队时间过长,这些问题一直在多地常态化核酸检测中备受诟病。当下的核酸检测已经相当于公共服务了,既然给民众提出了这么多的检测要求,在检测服务上也应该能够尽量地便利民众,这也是提升民众对于核酸检测配合度的重要方式。
疫情三年以来,核酸检测几乎成为一种防疫标配,但是到底什么情况下应该进行全员检测,什么情况下可以不需要检测,各地依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各行其是的情况下,不仅民众本地出行战战兢兢,外地出行更是如履薄冰,相互之间不断抬升对于核酸检测时间的要求。在国家卫健委三令五申的情况下,核酸检测“一刀切”在一些地方仍旧刹不住,继续非必要地扩大化,这样的做法确实到了要被整体审视、及时纠偏的时候了。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